时间: 2025-05-02 21:3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8:43
点绛唇 光泽道中憩古寺作
作者: 王慎中 〔明代〕
门掩青山,空庭竹影风长扫。
一溪斜绕。水气香花草。
木石幽殊,禽鸟传昏晓。
谁知道。白云锁了。
也有人来到。
在青山环绕的地方,寺门紧闭,空旷的庭院里,竹影在长风中轻轻摇曳。一条溪水悠然绕过,水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芬芳。木石幽静而独特,鸟鸣传来,似乎在述说着晨昏的更替。谁又能知道,这样的静谧中,白云将一切都锁住,却仍然有人踏入这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显著的典故,但“白云锁了”一语,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沉思,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之美。
作者介绍: 王慎中(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光泽道中的一座古寺,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明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创作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反映了士人的情怀与哲思。
《点绛唇 光泽道中憩古寺作》是一首表现自然美与内心宁静的词作。开篇“门掩青山”,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山水环绕的静谧环境,给人以遐想的空间。青山、竹影、溪水,构成了一个静谧而和谐的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致,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水气香花草”,则是对自然细腻的描绘,水气的清新与花草的芬芳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受到一种生机与灵动。此时,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感受到自然而生的灵气与灵性。
随着“木石幽殊,禽鸟传昏晓”的描写,时间的流逝在字里行间悄然流动,鸟鸣声传递着晨昏的交替,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的宁静。最后一句“谁知道。白云锁了。也有人来到。”更是将这种宁静与世俗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哲思:即使在人迹罕至之地,依然有人在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门掩青山”意味着什么?
a) 门打开,风进来
b) 门关闭,体现静谧
c) 门外有很多人
“水气香花草”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干燥的环境
b) 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c) 破败的景象
诗中“白云锁了”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与孤独
b) 宁静与思考
c) 繁忙与喧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思考,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山水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