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22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春日渐暮,紫色的愁绪和红色的忧愁交织在一起,仿佛无处可去。春天回归的身影在哪里呢?春天已经不再回头,留下了一整天的柔软絮状物。春天依然在这里,却已经让人感到无奈的沉重。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受到唐诗宋词的影响,尤其是对春天的描绘常见于古典诗词中。春天作为生命和希望的象征,常常与离别和忧愁相结合,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
龚自珍(1792年-1841年),清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字渊亭,号香涛,晚号口舌山人。龚自珍在文学上追求个性化的表达,主张“文以载道”,其作品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强烈的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清代末期,正值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春天作为一个象征,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词作,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开篇以“紫黯红愁无绪”引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沉重,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是情感的传达,也反映了春天的多变与脆弱。接着“日暮春归甚处?”一问,犹如心中涌动的疑惑与无奈,仿佛在寻求一个答案,但春天的离去已成定局。
“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失落感。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已如尘埃般随风而逝,留给人的只有对过去的追忆与无奈的叹息。最后一句“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则在对春的呼唤中透露出一种期盼与哀伤,春天的到来并未能改变人们内心的沉重,反而加深了这种对生活的无奈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短暂的感慨,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生活中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力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间无情的深刻思考。
诗中“紫黯红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D. 无聊
“日暮春归甚处?”中“日暮”指的是?
A. 白天
B. 黄昏
C. 凌晨
D. 正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愉悦
B. 无奈与惋惜
C. 忽视
D. 愤怒
答案: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