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观澜亭题壁,亭旁有庵供佛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8:15:28

诗句

万山难阻水宾士,地陷东南出百夷。

不信狂澜回不得,西风倚剑独题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28

原文展示:

万山难阻水宾士,
地陷东南出百夷。
不信狂澜回不得,
西风倚剑独题诗。

白话文翻译:

万山也难以阻挡水流,
地势东南低洼,百夷在此涌现。
如果不相信狂风巨浪无法逆转,
那就让我倚着剑,独自题写这首诗。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山:指众多的山,形容山势险峻。
  • 水宾士:水流如宾客般来访,暗指水流的急迫与自由。
  • 百夷:古代对东南夷族的称呼,泛指外族。
  • 狂澜:指巨大的波浪,形容形势的动荡。
  • 西风:象征着外部的影响与冲击。
  • 倚剑:指诗人以剑作伴,象征着豪情与自信。

典故解析:

  • “万山难阻水”常用于形容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阻挡,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狂澜”一词在诗中多用来形容不可逆转的局势,反映出诗人的忧虑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逢甲(1810-1871),字履冰,号倪翁,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关切时局为主,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及历史风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朝末年,正值国家动荡不安,外有侵略、内有乱局,丘逢甲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强烈情感,寄托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水”与“山”的对比开篇,暗示着事物的力量与阻碍之间的关系。诗人运用“万山难阻水”的形象,表达了外部环境对内心的激荡与影响,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接着提到“百夷”出没,反映了外族的入侵和对国家的威胁,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在此尽显。第三句“不信狂澜回不得”,强调了历史的无情与不可逆转,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认识。最后一句“西风倚剑独题诗”,不仅传达诗人的孤独感,也象征着他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山难阻水宾士:水流自由,不受山川阻隔,象征着事物发展不可阻挡。
  • 地陷东南出百夷:地势低洼的地方,外族不断涌现,暗示外患的严重性。
  • 不信狂澜回不得:历史的潮流无法逆转,表现对时代的无奈。
  • 西风倚剑独题诗:诗人以剑为伴,表达了孤独中的坚定与豪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比作宾士,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剑象征着勇气与斗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历史潮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勇于斗争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阻碍,反映外部环境的困难。
  • :象征力量与自由,代表事物发展的趋势。
  • :象征勇气与决心,体现诗人的豪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狂澜”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海风
    B. 巨大的波浪
    C. 和煦的阳光
    D. 漫天的雪花

  2. “万山难阻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愁
    B. 坚韧不拔
    C. 愤怒
    D. 绝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丘逢甲的《观澜亭题壁》均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李白的豪放与丘逢甲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彰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关注与强烈情感。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丘逢甲诗文选》

相关查询

念奴娇 晚留凤州 九日怀封元寂 他乡叙兴 秋日仙游观赠道士(一作骆宾王诗) 白下驿饯唐少府 观内怀仙 山亭夜宴 三月曲水宴得烟字 赠李十四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事风生 潜精积思 又字旁的字 兼士 养结尾的成语 包含鼠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三环五扣 涕泗交流 輀轩 南郭处士 宝盖头的字 壬夫 疾言遽色 鼓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麤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