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即事六言》

时间: 2025-05-02 15:02:01

诗句

藻密难呼金鲫,柳疏未啭黄鹂。

华发无重黑理,烧痕有再青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2:01

原文展示

春日即事六言
作者:刘克庄 〔宋代〕

藻密难呼金鲫,
柳疏未啭黄鹂。
华发无重黑理,
烧痕有再青时。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景象让我感慨良多:
水草茂密,难以看到金色的鲫鱼,
柳树稀疏,黄鹂鸟尚未鸣叫。
头发已白,再无年轻时的黑色,
身上的烧痕提醒我曾经的青葱岁月。

注释

  • 藻密:水中生长的水草繁茂。
  • 金鲫:金色的鲫鱼,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柳疏:柳树稀疏,形容春天的柳树刚刚发芽。
  • 黄鹂:一种鸟,春天的代表,喜欢在柳树上鸣叫。
  • 华发:白发,形容年老。
  • 重黑理:再无黑色的头发,暗指年老失去青春。
  • 烧痕:伤痕或烙印,可能指年轻时的经历与磨难。
  • 再青时:年轻的时光,再次回忆起那段青葱岁月。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金鲫”与“黄鹂”皆为春天的象征,反映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而“华发”和“烧痕”则带有对往昔的回忆,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石窗,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独具一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正值自然复苏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意象,水草密布使得金鲫难以被发现,柳树稀疏使得黄鹂鸟未能鸣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个人的感受,白发与烧痕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无情与回忆的沉重。诗人在春日的美景中,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既对年轻时的渴望,也对现状的无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通过春日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藻密难呼金鲫:水草繁茂,金色的鲫鱼难以被看见,表达了春日生机的隐蔽。
  2. 柳疏未啭黄鹂:柳树疏朗,黄鹂鸟尚未开始鸣叫,描绘出春天刚开始的景象。
  3. 华发无重黑理:白发已生,年轻的黑发再也无法复得,传达了岁月的无情。
  4. 烧痕有再青时:身上的伤痕让人回忆起年轻时的青涩,表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鲫”与“黄鹂”象征春天的生机。
  • 对仗:前后两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白发、烧痕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磨难。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的感慨与对人生流逝的思考,展现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鲫:象征富饶与生机。
  • 黄鹂: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华发:象征年华的逝去与人生的无常。
  • 烧痕:象征经历的磨难与成长的痕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鲫”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生命的流逝
    • C. 个人的孤独
  2. “华发无重黑理”中的“华发”指的是什么?

    • A. 青春
    • B. 白发
    • C. 伤痕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欢快
    • B. 忧伤
    • C.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春日即事》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春天的景象,并结合个人感受,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刘克庄研究》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新恩 一斛珠 清平乐 菩萨蛮 其四 长相思 其二 捣练子令·云鬟乱 浣溪沙 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一斛珠·晚妆初过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渨涹 切切细语 嚣谤 单人旁的字 挟天子以征四方 旁其 建之底的字 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霜结尾的成语 坐虚帐 青字旁的字 欺世罔俗 龝字旁的字 厮琅琅 轻裘大带 包含袒的词语有哪些 急趋无善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