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4:21
先生廊庙姿,非直藩翰才。
南州彩旗留,北阙丹诏催。
重臣方暑行,停骖小裴回。
客中载枚邹,物外寻宗雷,
遂穷天海观,一豁风云怀。
眷言此灵山,自判宇宙来。
登临几朱轮,灭没随飞埃。
堂堂蔡与赵,继者其谁哉。
共惟勋业侔,况乃名节偕。
伊余忝载笔,适值祖帐开。
虽陪叔子游,独抱湛辈哀。
饯诗堪覆瓿,不敢镌苍崖。
这位先生的风姿,就像是庙堂之上的翰林才能。
南方的彩旗依依,北方的丹书催促着朝政。
重臣们正值盛夏出行,我却停下马车回头观望。
在客中我背负着枚邹的名声,超然物外去追寻宗雷的踪迹,
最终远眺了天与海的景象,心胸豁然开朗,仿佛风云在胸怀中翻腾。
我眷恋这灵山,仿佛是宇宙的起源。
登高望远,多少次朱轮消逝,随风而去的尘埃。
堂堂的蔡、赵二家,继承者又是谁呢?
只有共同的功业可以相提并论,况且他们的名节也是相辅相成。
我虽身处于此,手握笔墨,正值祖先的帐幕开启。
即使陪同叔侄游玩,心中却独自怀念湛辈的哀伤。
写下这首诗,虽不敢刻在苍崖之上,却可以倾注于酒杯之中。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白云,晚号青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是文人集中的代表之一。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本诗创作于刘克庄陪同友人游览鼓山时,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自身际遇的感慨。
刘克庄的《陪西山游鼓山一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在西山鼓山的游历感受。诗中不仅有对朋友的陪伴和游玩的愉悦,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诗人以“先生廊庙姿”开篇,强调了当代士人的风采与历史的承继,体现了对文人精神的自豪感。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南方的彩旗与北方的丹诏,突出了当时政治的紧迫感与变化。重臣出行时的沉静与小裴的回望则表达了他对历史与未来的反思。接下来的“遂穷天海观,一豁风云怀”,展现了诗人心境的豁达与开阔,似乎在这灵山之上,诗人获得了无尽的灵感与思考。最后,诗人对蔡、赵两家的思考可见他对历史的敬仰,而他自己虽有文才,却仍感到渺小与无奈,流露出一种独特的悲凉之感。全诗构思精巧,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该诗通过描写游览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对文人精神的自豪感及对自身际遇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南州彩旗”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蔡、赵两家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灵山”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