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0:08
原文展示:
闺情 刘开 〔清代〕 高树夜凉起,小楼秋思长。 含情问鹦鹉,伏枕梦鸳鸯。 露滴自成响,衾寒犹有芳。 妾身似秋草,摇落不胜霜。
白话文翻译:
夜幕降临,高树间寒意渐起,小楼上秋思绵长。 满怀情感地询问鹦鹉,伏在枕上梦见鸳鸯。 露水滴落自然成声,被褥虽寒仍有芳香。 我这身躯如同秋天的草,摇曳凋零,难以抵挡霜寒。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开(1784-1824),字梦得,号松岚,清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某次秋夜独处时,表达了对远方或某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通过高树、小楼、鹦鹉、鸳鸯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或思念之情。诗中的“妾身似秋草”一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小楼上的孤独与思念。诗中“高树夜凉起”一句,即刻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小楼秋思长”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或某人的深切思念。后两句通过“含情问鹦鹉,伏枕梦鸳鸯”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柔情与渴望,而“露滴自成响,衾寒犹有芳”则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映衬出女子的孤寂与温馨。最后,“妾身似秋草,摇落不胜霜”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柔弱,也隐喻了她的命运多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秋夜的景象和女子的内心独白,表达了深沉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感慨。诗中的女子形象柔弱而坚韧,她的思绪和梦境都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鸳鸯”象征什么? A. 孤独 B. 恩爱夫妻 C. 自由 D. 悲伤
“妾身似秋草”一句中,女子自比为什么? A. 花朵 B. 秋草 C. 树木 D. 石头
诗中“露滴自成响”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