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延祥寺》

时间: 2025-07-28 09:04:25

诗句

林间见佛阁,云卧袈裟冷。

斜阳僧闭门,满地栟榈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04:25

原文展示:

延祥寺 丘逢甲 〔清代〕

林间见佛阁,云卧袈裟冷。 斜阳僧闭门,满地栟榈影。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看到了佛阁,云朵仿佛躺在冷冷的袈裟上。 斜阳下僧人关闭了门,地上满是棕榈树的影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袈裟:僧人穿的法衣。
  • 栟榈:棕榈树。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逢甲(1864-1912),字仲宣,号沧海,晚号仓海,福建长乐人。清代诗人,其诗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寺庙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寺庙的静谧画面。首句“林间见佛阁”,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了寺庙的位置和环境,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次句“云卧袈裟冷”,运用拟人手法,将云朵比作卧在冷冷袈裟上的形象,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超脱的氛围。后两句“斜阳僧闭门,满地栟榈影”,通过斜阳、僧人闭门和满地的棕榈影,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意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间见佛阁”:直接描绘了寺庙的位置,林间隐约可见的佛阁增添了一种幽深的感觉。
  • “云卧袈裟冷”:运用拟人手法,将云朵比作卧在冷冷袈裟上的形象,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超脱的氛围。
  • “斜阳僧闭门”:斜阳下僧人关闭了门,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氛围。
  • “满地栟榈影”:满地的棕榈影,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拟人:“云卧袈裟冷”中的“卧”字赋予云朵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阁:寺庙的象征,代表清净和超脱。
  • 云:神秘和超脱的象征。
  • 袈裟:僧人的法衣,代表清净和修行。
  • 斜阳:宁静和远离尘嚣的象征。
  • 栟榈影:宁静和自然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卧袈裟冷”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满地栟榈影”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热闹的市集 B. 宁静的寺庙 C. 繁忙的码头 D. 喧嚣的酒楼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丘逢甲的《延祥寺》: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隐逸山林的闲适,而丘逢甲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
  • 《丘逢甲诗集》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 野烧 八声甘州 风入松  十月登香江山顶 八声甘州 其二 坐 八声甘州 社雨初散,江春已深,小园暝游,如有所忆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登灵岩,和吴梦窗韵 八声甘州 禊饮莫愁湖,客有话阮凌华及徐祁故事者。用元遗山韵 八声甘州 洛阳桥怀古,次柳屯田韵 八声甘州 郑延平王祠堂用梦窗游灵岩韵 八声甘州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字旁的字 研机析理 白金 挑三豁四 包含称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鱼雁沉杳 皮层 运兵 愔翳 丶字旁的字 青苔黄叶 包含晦的成语 朝奏夕召 丨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秋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