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6:38
《奉赠蘧庵先生》 —— 陈维崧
识得词仙否?起从前欧苏辛陆,为先生寿。
不是花颠和酒恼,豪气轩然独有。
要老笔万花齐绣。掷碎琵琶今破面,
好香词污汝诸伶手。笑余子,徒雕镂。
秦宫汉殿描难就。矗中原怒涛似箭,
断崖如臼。我有铜人千行泪,
扑地狮儿腾吼。声撼落橘中棋叟。
鹤发鸡皮人莫笑,忆华年曾奉西宫帚。
家本住,金台口。
你知道词仙(指词人)吗?从前的欧阳修、苏轼、辛弃疾和陆游,都是为了你这位先生祝寿。
不是因花醉酒狂,而是豪情壮志独自存在。
需要用老笔描绘万花齐绣,今天我将琵琶掷碎,破面而出,
好听的词句沾污了你们这些艺人的手。可笑我这个徒弟,只会雕镂。
在秦宫汉殿的描绘上,实在难以完成。
矗立在中原,怒涛奔涌似箭,
高耸的崖壁如同臼子。我有铜人千行泪,
扑地狮儿在吼叫,声势震撼落橘中的棋叟。
鹤发鸡皮的老人你可不要笑我,想起往昔曾在西宫扫帚。
我家本住在,金台口。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680),清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豪放,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该诗为赠送给蘧庵先生的作品,旨在表达对其才华的敬仰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创作境遇的反思与自嘲。
陈维崧的《奉赠蘧庵先生》是一首饱含敬意与情感的诗作。全诗开头即以“识得词仙否”引入,既表现出对词仙的敬仰,又展示了作者自我定位,承认自己在词坛的地位。接着通过提及古代词人,展现了词作的历史传承与个人渊源,强调了作者对词的深刻理解与对蘧庵的尊重。
在叙述中,诗人用“不是花颠和酒恼,豪气轩然独有”来区分自己的创作态度,显示出他独特的豪情壮志。接下来的“要老笔万花齐绣”则体现了他对词的精致追求与努力。诗中自嘲“笑余子,徒雕镂”,流露出对自己创作的谦虚和对前辈的仰望。
整首诗情感起伏,意象丰富,作者用“怒涛似箭”“铜人千行泪”等生动的比喻,表现出内心的激荡和对词境的追求。最后以“忆华年曾奉西宫帚”结束,既是对往昔的怀念,也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广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词人的尊敬与对自我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在艺术追求中的豪情与无奈,体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四位古代词人是( )
A.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
B. 欧阳修、苏轼、辛弃疾、陆游
C. 陶渊明、屈原、曹操、王勃
D. 杜甫、李商隐、温庭筠、刘禹锡
“我有铜人千行泪”中的“铜人”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B. 对艺术的执着
C. 诗人的朋友
D. 一种雕塑
诗中“鹤发鸡皮”是用来描述( )
A. 年轻人
B. 老人的样子
C. 强壮的汉子
D. 美丽的少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