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6:52
家善百自崇川来,小饮冒巢民先生堂中。闻百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干处。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君不见橙心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这位来自崇川的朋友,家中善于音乐,今天在民先生的堂中小聚。我不禁想起,究竟是谁家的老师技艺高超?檀木槽上的琴声如此动人!那半弯的月亮、无情的事物,触动了我对今昔的感慨。君为何不见,青衫已经是迟暮之人。江东的烟树,纵使不听琵琶,也难以找到,泪水已然干涸的地方。凄凉啊,恰似秋夜的泪水,灯前一对儿女。突然间,凉爽的瓦片飞舞,千年老狐与人交谈。毫无根据,你怎么不见那橙心结绮皆是尘土?两位后主,为了一两三声,也曾听过,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家乡。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6-1680),字汝均,号山人,清代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特别擅长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动荡时期,诗人通过音乐的交流与朋友的聚会,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本诗以音乐为引子,逐步深入到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起始的对话氛围温暖而轻松,描绘了朋友间的情谊。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情感逐渐升华,诗人开始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怀旧的情绪。通过对檀槽琴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惋惜和对未来无奈的感慨。诗中“青衫已是人迟暮”的句子,尤为打动人心,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流逝。最后,诗人以冷静的笔触,反思人生中的得失,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音乐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檀槽”象征什么?
“青衫已是人迟暮”中的“青衫”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