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 其四 听歌有感》

时间: 2025-07-29 17:53:18

诗句

侬亦三生杜牧之。

多情何事误芳期。

最伤春处送秋时。

少日骢嘶芳草路,东风莺啭上林枝。

而今真个隔天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53:18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其四 听歌有感 侬亦三生杜牧之。多情何事误芳期。最伤春处送秋时。 少日骢嘶芳草路,东风莺啭上林枝。而今真个隔天涯。

白话文翻译:

我也曾是三生三世的杜牧。多情为何总是误了花期。最伤感的是在春天送别秋天。 年少时,马儿在芳草路上嘶鸣,东风中莺鸟在上林苑的枝头婉转。而今真的隔了天涯。

注释:

  • 侬:你,这里指作者自己。
  • 三生杜牧之: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多情著称。这里作者自比杜牧,表达自己的多情。
  • 芳期:花开的时节,比喻美好的时光。
  • 少日:年轻时。
  • 骢嘶:马嘶声,骢指青白色的马。
  • 上林: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泛指美丽的园林。
  • 真个:真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1859-1926),字夔笙,号蕙风,晚清著名词人、文学评论家。他的词作风格婉约,情感细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词是他在听歌时有所感触而作,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距离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况周颐听歌时,被歌曲中的情感所触动,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和感慨,从而创作出来的。词中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现实距离感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距离感的深刻体验。词中“侬亦三生杜牧之”一句,自比杜牧,表达了自己的多情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最伤春处送秋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后两句通过对年轻时和现在情景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侬亦三生杜牧之”:作者自比杜牧,表达了自己的多情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多情何事误芳期”:多情为何总是误了花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 “最伤春处送秋时”:在春天送别秋天,强化了对时光流逝的伤感。
  • “少日骢嘶芳草路”:年轻时,马儿在芳草路上嘶鸣,描绘了美好的过去。
  • “东风莺啭上林枝”:东风中莺鸟在上林苑的枝头婉转,进一步描绘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 “而今真个隔天涯”:而今真的隔了天涯,突出了现实的距离感和残酷。

修辞手法:

  • 比喻:“侬亦三生杜牧之”,自比杜牧,表达自己的多情。
  • 对仗:“少日骢嘶芳草路,东风莺啭上林枝”,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拟人:“东风莺啭上林枝”,将东风和莺鸟拟人化,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距离感的深刻体验。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芳草路:象征美好的过去。
  • 东风莺啭:象征美好的时光和自然的和谐。
  • 隔天涯:象征现实的距离感和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侬亦三生杜牧之”中的“杜牧”是指哪位唐代诗人? A. 杜甫 B. 杜牧 C. 杜审言 D. 杜荀鹤
  2. 词中“最伤春处送秋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秋天的喜爱 C. 对时光流逝的伤感 D. 对现实的满足
  3. 词中“少日骢嘶芳草路”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A. 现实的残酷 B. 美好的过去 C. 未来的憧憬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的《秋夕》:同样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牧的《秋夕》与况周颐的《水调歌头 其四 听歌有感》: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杜牧的诗更加直接,而况周颐的词则更加婉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况周颐词选》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点绛唇 涤砚池 和启新先生丽泽堂原韵 应举日寄兄弟 皋桥岩中道院与梁中砥商岩翁会饮 送耕存大参使日本 其二 送耕存大参使日本 其一 次韵陆承之寒夜有怀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超龄 挂席为门 矢字旁的字 分文不名 见字旁的字 万代一时 无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担当 喜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视如寇仇 污言秽语 去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