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1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10:42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其四 听歌有感 侬亦三生杜牧之。多情何事误芳期。最伤春处送秋时。 少日骢嘶芳草路,东风莺啭上林枝。而今真个隔天涯。
白话文翻译:
我也曾是三生三世的杜牧。多情为何总是误了花期。最伤感的是在春天送别秋天。 年少时,马儿在芳草路上嘶鸣,东风中莺鸟在上林苑的枝头婉转。而今真的隔了天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1859-1926),字夔笙,号蕙风,晚清著名词人、文学评论家。他的词作风格婉约,情感细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词是他在听歌时有所感触而作,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距离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况周颐听歌时,被歌曲中的情感所触动,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和感慨,从而创作出来的。词中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现实距离感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距离感的深刻体验。词中“侬亦三生杜牧之”一句,自比杜牧,表达了自己的多情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最伤春处送秋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后两句通过对年轻时和现在情景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距离感的深刻体验。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