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4:43
木兰花慢 采山亭北杏花盛开
作者: 曹溶 〔明代〕
问艳春何处,三四点,雨声中。
便倩影裁成,疏红不闹,衬粉玲珑。
枝头有些冷在,笑尚书赋物未能工。
好认一帘墙外,那如双鬓楼东。
是他不放小园空,略比玉壶松。
谅有意偎人,烟横渐拆,日淡斜烘。
追看上林游侣,趁垂杨夹道马蹄浓。
旧梦不随妖冶,嫩情多寄微濛。
这首词在春天里,细雨中我问春天的艳丽在哪里,只见几朵花点缀在枝头。那柔美的身影仿佛是用花瓣裁制而成的,淡红色的花朵不显得喧闹,衬托出她的娇嫩玲珑。枝头似乎还有些寒冷,笑吟吟的诗人描绘的景象却不够工整。好似在墙外的一帘,宛如双鬓在楼东。她不让小园显得空旷,略微比玉壶的松树更有生气。想必她心中有意依偎着某人,烟雾渐渐散去,阳光淡淡斜照。追看那上林苑中的游人,正好趁着春天的垂杨夹道而行。旧梦不随妖艳的花朵而去,那份柔情更多地寄托在细雨朦胧中。
作者介绍:曹溶,明代词人,擅长描绘春花秋月,情感细腻,风格婉约。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天,春意盎然、百花盛开的季节,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寻。
《木兰花慢》这首词以杏花盛开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词中对春天的艳丽景象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诗人在细雨中问春的艳丽,展现出一种对美的渴望与思索。接着,借助“倩影”和“疏红”,描绘出在春雨中,花朵的柔美和女子的娇媚,二者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
而“枝头有些冷在”一句,则暗示了春天的温暖与寒冷交错,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逐步将视野从花朵扩展到周边的环境,最后又回归到情感的寄托上,显示出对旧梦的眷恋与对美好情感的期望。
整首词意境幽深,情感细腻,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与人间情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情感细腻而富有层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词中“倩影裁成”指的是什么?
A. 花朵
B. 美丽的女子
C. 诗人
D. 春天
“旧梦不随妖冶”中的“妖冶”主要指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妖艳的花朵
C. 迷人的女子
D. 春天的气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