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2:2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2:21:29
《谢祁居之惠桃竹杖》
作者:周紫芝
老翁年少白如玉,
初学裹头双鬓绿。
一心走觅梨与栗,
两脚登山健如鹿。
中年脚力惊早衰,
腾踔安得如儿时。
挟弓持满走避贼,
尚与箭锋争疾迟。
如今老矣那忍说,
七十上身头似雪。
年来脚力何所似,
钝如罢牛跛如鳖。
先生强欲相扶持,
赠我江心桃竹枝。
竹夫人痴不解语,
木上座肯行相随。
况乃柴焰如削铁,
四十九层排玉节。
天公与我山作堂,
木落霜空秋九月。
与君共看南山云,
安可一日无此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的感慨,他的白发如玉,年轻时双鬓如绿,曾经奔波寻找梨和栗,步履轻快如鹿。然而中年后,脚力衰退,无法再如少年那般轻快。尽管他依旧手持弓箭,奋力抵抗敌人,但比起年轻时的敏捷,已是大为不及。如今已是老态,头发如雪,脚力愈发不堪,行动如同跛脚的牛和鳖。尽管朋友想要扶持他,赠与桃竹杖,但他心里明白,这些已无法改变老态。秋天的山景如同一座大殿,木叶飘落,凉风袭来。他仍愿和朋友一起欣赏南山的云彩,觉得没有朋友相伴的日子是不可忍受的。
作者介绍:周紫芝,宋代诗人,生于1078年,卒于1135年,字子贞,号青丘,晚号紫芝,知名于词和诗,风格清新,作品多反映个人生活及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周紫芝晚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情谊的珍惜,反映了他对老年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态度。
这首诗通过老翁的视角,展现了时间对生命的无情影响,尽管他年轻时身手矫健,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体力逐渐衰退,内心充满对往昔的怀念。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形象,将老年人的无奈与对友谊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与君共看南山云”,表达了对友人陪伴的依赖和珍惜,突显了人际关系在老年生活中的重要性。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生命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感恩,展现了周紫芝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比年轻与老年的状态,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老翁的头发形容为:
A. 黑如墨
B. 白如玉
C. 黄如金
D. 绿如草
诗中提到的“梨与栗”象征:
A. 财富
B. 自然乐趣
C. 友情
D. 时间流逝
诗中老翁的脚力被比喻为:
A. 快如风
B. 钝如罢牛跛如鳖
C. 强如虎
D. 轻如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