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7:32
奉和圣製上元
作者: 晏殊 〔宋代〕
风掖千门迥,金缸四照然。
市圜通夜阙,歌肆与云连。
叠鼓迷清漏,游车际晓天。
泛膏仍洁祀,蚕麦伫登年。
在这灯火辉煌的上元佳节,千家万户的门扇都在微风中轻轻开启,四处闪耀着金色的光辉。市集热闹非凡,夜阙的歌声与云彩交相辉映。叠鼓声在清漏中回响,游车在晨曦中穿行。祭祀的油膏依然洁净,蚕与麦也正待丰收。
“上元”指的是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古代的元宵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幸福。诗中描绘的热闹场面,体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晏殊(991年-1055年),字幼明,号阮亭,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以词作见长,风格婉约清丽,被誉为“婉约派”的代表之一。其作品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奉和圣製上元》写于元宵佳节,诗人借助节日的热闹气氛,表达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丰收的期待。此诗既体现了节日的欢快,又流露出对未来的期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奉和圣製上元》是一首描绘元宵节景象的诗作,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与热闹。首句“风掖千门迥”,通过描绘轻风拂动的千家门扇,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节日场景,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接下来的“金缸四照然”则通过金色的光辉,进一步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中间两句“市圜通夜阙,歌肆与云连”,展示了市场的繁华与歌声的悠扬,突显了人们在节日中欢聚一堂的快乐与热闹。而“叠鼓迷清漏,游车际晓天”则通过叠鼓声与游车的意象,描绘了清晨时分,节日活动的继续,象征着生活的持续与希望。
最后两句“泛膏仍洁祀,蚕麦伫登年”以祭祀与丰收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祝愿,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韵律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表现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描绘了元宵节的欢快与繁华,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渗透着节日的喜庆,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清明节
D. 春节
填空题:诗中“风掖千门迥”中的“掖”指的是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蚕麦”象征着丰收。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