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47:37
静寻啄木藏身处,间看游丝到地时。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宁静中寻找啄木鸟藏身之处,偶然看到飘荡的丝线落到地面的情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是啄木鸟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自然和生命的活力,游丝则常与春天、柔美的景象联系在一起。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叔原,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政治家。他生于北宋初年,仕途顺利,曾任宰相。他的诗词风格清新雅致,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晏殊的晚年,正值北宋初期,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常在闲暇时观察自然,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优雅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诗人用“静寻啄木藏身处”来传达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表现出他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珍视。啄木鸟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象征着生机和活力,诗人在此刻与自然融为一体,心灵得到了沉静。
“间看游丝到地时”则是对自然美的进一步描绘。游丝的轻盈与飘动,恰似春天的气息,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诗中没有复杂的情节,只有静谧的观察与感受,这正是晏殊诗词的一大特点。他在简约中蕴含深意,使得每一个意象都显得生动而富有情感。
整首诗给人一种淡雅的美感,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在繁忙的生活中,依然要保持对自然的关注与热爱。这种情感不仅让人感到宁静,也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更深层次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它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宁静与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游丝”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啄木”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晏殊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情与奔放,而晏殊的诗则更为细腻与柔和,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