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3:40
自昔恒河可聚沙,今为何日更堪嗟。
未应绝物从孤竹,尚可依人住浣花。
疲俗交,时仍重读书家。
老吾幸有相过便,尚得如蓬倚直麻。
自古以来恒河的沙子可以聚集,今天为什么却让人感叹呢?
并不是应该与世绝缘,像孤竹一样,而是依然能在人间栖息在浣花之地。
虽然世俗交扰,我仍然时常重温书香。
我年老幸有知己相交,仍然能像蓬草那样倚靠着直麻。
陈著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迁居新居之际,表达了他对生活环境的感慨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在新的居所,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人情的温暖。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孤独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用“恒河”引入,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人类的沧桑;而“更堪嗟”则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不满。诗人并不想逃避世俗,反而希望在浮躁的环境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
接着,诗人提到“孤竹”,表达了他不愿孤立于世的愿望,而是希望能够在“浣花”之地,享受与人相依的美好生活。这种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温情。
最后两句则回归到诗人的自我反思,尽管生活中有诸多烦扰,诗人依然珍惜与知己的相交,感受到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生命的意义。通过“如蓬倚直麻”的比喻,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坚韧态度,虽身处尘世,却依然保持一份淡泊与从容。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的生活态度。
答案: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与情感表达。李白更倾向于自由洒脱,而陈著则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