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赠葛朴翁》

时间: 2025-05-09 00:20:48

诗句

头上一方巾,西湖住宅新。

古今称句法,岛贺是僧身。

买马因沫口,将钱或施贫。

有轩名数竹,还复属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0:48

原文展示:

寄赠葛朴翁
作者: 徐照〔宋代〕

头上一方巾,西湖住宅新。
古今称句法,岛贺是僧身。
买马因沫口,将钱或施贫。
有轩名数竹,还复属何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戴方巾的老者,住在西湖边的新居。古今诗歌的风格都在称赞他,而他就像是个隐居的高僧。骑马时用口水来喂马,偶尔把钱施舍给穷人。屋外有竹子,名为“数竹”,但这又是属于谁呢?


注释:

  • 方巾: 一种传统的头饰,常见于古代文人或和尚。
  • 西湖住宅新: 是指作者对葛朴翁新居的赞美,西湖是著名的风景区,象征着宁静和高雅。
  • 句法: 指的是诗歌的结构和用法。
  • 岛贺: 可能是对隐士或高人的称呼。
  • 买马因沫口: 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与马的亲密关系,用口水喂马,显示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
  • 施贫: 施舍给贫穷的人。
  • 轩名数竹: “轩”指的是房屋的阳台或窗户,而“数竹”则可能指的是几棵竹子,象征清雅。
  • 复属何人: 反问句,表达对竹子归属的疑惑,增添了诗的哲理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字君舟,号云溪,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徐照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闲适生活为题材,善于抒发情感,描绘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对葛朴翁的寄赠,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西湖的美丽风景和古代文人追求清净生活的理想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寄赠葛朴翁》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葛朴翁的形象,展现出其隐逸生活的情趣。诗的开篇以“头上一方巾”引入,给人以古朴的感觉,方巾成为葛朴翁身份的象征,暗示他是一位有文化修养的人。接着,“西湖住宅新”描绘了其幽雅的居所,突显出西湖的自然美和文人理想的栖息地。

“古今称句法”一语,表明葛朴翁在诗歌上的造诣,既是对他文学成就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通过“岛贺是僧身”,诗人将其与高僧相提并论,暗示他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修行。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展示了朴素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买马因沫口”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葛朴翁对自然的亲近,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将钱或施贫”则反映了他乐于助人的品德,体现出人文关怀。

最后一句“有轩名数竹,还复属何人”,不仅是对竹子的描绘,也是对生活归属的思考,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哲理。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境界,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头上一方巾: 描述葛朴翁的装束,象征其身份和气质。
  2. 西湖住宅新: 赞美其新居的优雅环境,西湖象征着诗意的生活。
  3. 古今称句法: 指出他在诗歌上的造诣,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4. 岛贺是僧身: 将其与高僧相提并论,暗示其精神境界。
  5. 买马因沫口: 描绘朴素的生活,体现与自然的和谐。
  6. 将钱或施贫: 反映其乐善好施的品德。
  7. 有轩名数竹: 描绘居所的环境,竹子象征清雅。
  8. 还复属何人: 引发对归属的思考,增添哲理性。

修辞手法:

  • 比喻: “岛贺”与“僧身”的对比,暗示生活境界。
  • 对仗: 句子结构工整,增强诗歌的音乐感。
  • 反问: “复属何人”引发读者思考,加深余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赞美友人的品德和才华,并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幽、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方巾: 代表传统文化和文人身份。
  • 西湖: 自然美和精神归宿的象征。
  • : 清雅和高洁的象征,体现文人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方巾”象征什么?
    A. 贫穷
    B. 文人身份
    C. 高僧
    D. 生活困苦

  2. 诗人对葛朴翁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A. 奢华
    B. 忙碌
    C. 朴素
    D. 沉闷

  3. “将钱或施贫”中“施贫”指的是什么?
    A. 施舍给富人
    B. 施舍给穷人
    C. 施舍给动物
    D. 施舍给朋友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描写对生活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体现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结合。

诗词对比:
比较徐照的《寄赠葛朴翁》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徐照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陶渊明则更强调理想的世外桃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是对《寄赠葛朴翁》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查询

过安庆旧城 元宵怀乡二首 石函桥 西林寺 广济县 闻笛 杯泉 欲脱榷司东归 寓江州分司衙随笔五首 雨窗夜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军万马 弄假成真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包含飧的词语有哪些 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敌变我变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白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赇谒 傲不可长 驱雷策电 三句话不离本行 儿字旁的字 包含尔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山西梆子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