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苏州府吴县朱良知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9:06:02

诗句

批鳞直夺比干志,苦节还同孤竹清。

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

萧条棺外无馀物,冷落灵前有菜羹。

说与傍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6:02

原文展示:

苏州府吴县朱良知 其一
作者: 海瑞 〔明代〕

批鳞直夺比干志,
苦节还同孤竹清。
龙隐海天云万里,
鹤归华表月三更。
萧条棺外无馀物,
冷落灵前有菜羹。
说与傍人浑不信,
山人亲见泪如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
批鳞(即鱼鳞)直取比干的志向,
坚守节操还如孤竹般的清白。
龙隐于海天之间,云雾缭绕万里,
而鹤归于华表,月色下已是三更。
棺材外面萧条得没有什么余物,
灵前冷清,仅有素菜羹。
我告诉旁人,他们根本不相信,
而我这位山人亲眼所见,泪如倾泻。


注释:

字词注释:

  • 批鳞:犹指"鱼鳞",这里用作比喻,表明志向和目标。
  • 比干:古代贤臣,以忠心和正直著称。
  • 苦节:指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节操。
  • 孤竹:竹子象征清白与坚韧。
  • 龙隐:隐喻伟大的志向或人物的隐匿。
  • 华表:古代的标志性建筑,常用于象征地位与荣耀。
  • 灵前:指亡者的灵位前。
  • 菜羹:简单的素食,象征朴素和清淡。

典故解析:

  • 比干:比干是殷商时期的贤臣,以其忠诚和正直受到后世的崇敬。
  • 竹清: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弼,号刚峰,明代著名的清官,以刚直不阿、宽厚仁爱著称。他的诗风质朴,常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对时事的关心和对正义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海瑞晚年,反映了他对忠诚与正直的坚持,尽管处于政治的黑暗和个人的孤独中,仍然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已故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描绘了作者对忠诚、节操与孤独的思考。开篇以“批鳞直夺比干志”引入,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借用比干的形象象征忠诚与正直。接下来的“苦节还同孤竹清”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高洁与坚韧的品质,竹子在风雨中依然挺立,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诗中通过“龙隐海天云万里”与“鹤归华表月三更”的对比,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龙的隐匿与鹤的归来暗示了理想的遥远与现实的孤独。最后几句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失去亲友后的悲伤与无奈,灵前的冷清与简单的菜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人生命的虚无与孤独。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出海瑞作为一位清官的高洁与坚持,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批鳞直夺比干志:以鱼鳞比喻理想的追求,直接表明其志向的坚定。
  • 苦节还同孤竹清:强调在艰难环境中保持节操,孤竹象征高洁的节操。
  • 龙隐海天云万里:描绘高远的理想隐匿在云海之间,表达志向的渺远。
  • 鹤归华表月三更:鹤的归来象征着孤独的归宿,月夜三更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 萧条棺外无馀物:棺外的冷清体现了失去后的孤独。
  • 冷落灵前有菜羹:灵前的菜羹说明了对逝者的怀念与生活的简朴。
  • 说与傍人浑不信:对他人不相信自己所见的无奈与孤独感。
  • 山人亲见泪如倾:最后一句表达了亲眼目睹的悲痛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比干的志向与鱼鳞进行比较,强化理想的清晰。
  • 对仗:如“龙隐海天”“鹤归华表”,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表达情感的重复与加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忠诚与节操的价值,以及在失去之后的孤独与悲伤,表现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鱼鳞:象征追求与志向的明确与坚定。
  2. 孤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3. 龙与鹤:分别象征高远的理想与孤独的归宿。
  4. 灵前的菜羹:象征追思的朴素与生活的冷清。
  5. 泪如倾:表现悲伤的强烈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批鳞”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忠诚
    B. 理想的追求
    C. 孤独
    D. 节操

  2. 诗中提到的“孤竹”象征什么?
    A. 失去
    B. 高洁与坚韧
    C. 忍耐
    D. 哀伤

  3. 诗人对旁人的反应是怎样的?
    A. 赞同
    B. 不相信
    C. 忽视
    D. 同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
  • 杜甫《春望》:反映时代的苦难与个人的理想。

诗词对比:

  • 海瑞与李白的作品,都在情感表达上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海瑞更注重对现实的反思,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
  • 杜甫与海瑞的作品都在表达对社会的关切,但杜甫更关注国家的命运,而海瑞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坚守与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诗词选》
  • 《海瑞传》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夜镇宁公馆承严大夫载酒 贵阳道中值雪 贵州城 延泉夜泊 偕陈四伯彝游鸡鸣寺楼晚眺再登北极阁 游紫溪山 其二 游紫溪山 其一 梅花 庭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轺轮 糊口度日 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语中的 自字旁的字 握中 仇结尾的成语 星体 马字旁的字 炙鸡絮酒 亠字旁的字 卫畿 凵字底的字 傲然挺立 玄字旁的字 鹰鼻鹞眼 题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