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8:59
木落愁远山,乡心夜来绝。不见渡溪人,但见渡头月。高堂忆远征,妻孥望天末。舞衣生轻尘,自贻此契阔。白云起江头,直向武夷没。
树叶飘落,愁苦的心情伴随着远山,夜深人静时,思乡的情绪愈发强烈。看不见渡过溪水的人,只能看到渡口旁的明月。高堂之上,我忆起远方的征途,妻儿在天边望着远方。舞动的衣裙沾上了轻尘,自己却因此造成了这种距离。白云从江边升起,一直飘向武夷山消失。
丘云霄,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深度。
《思家》写于诗人远离家乡之际,因战乱或求仕的原因而不得不离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
《思家》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及个人感受,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开篇的“木落愁远山”即用秋天的木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接着“乡心夜来绝”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夜深时分的孤寂和思念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情绪。
而“但见渡头月”则通过意象的转换,表现出对人离去的无奈与孤独,诗人无法见到归乡的人,只能在月光下独自思念。接下来的“高堂忆远征”一语道出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尤其是“妻孥望天末”,展现了妻儿对他的思念与期待,映射出家庭的温暖与团圆的渴望。
最后两句“白云起江头,直向武夷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流动与愁绪的消散,白云的消逝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和归属感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完美地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感人至深。
全诗围绕“思乡”这一主题展开,展现了游子对故乡、家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在远方生活的孤独与无奈。通过自然景象与家庭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家乡的渴望与归属感。
《思家》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乡心夜来绝”表达了什么情感?
“不见渡溪人,但见渡头月”中的“渡头月”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