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0:51
恭和御制和侍郎沈德潜纪恩诗四首元韵 其二
壮岁栖迟守敝庐,
策名已是杖乡余。
贞心合作凌云干,
健尾终为跋浪鱼。
吴下风骚推已久,
天边知遇宠方初。
年来试检赓飏制,
富过长杨与子虚。
在壮年时期,我依旧栖息在这破旧的茅庐中,
虽然获得了名声,却仍与乡野无缘。
我志向坚定,心怀高远,想要凌云而起,
可惜到头来,仍然只是跋涉于波涛中的鱼。
在吴下的风骚文采早已被推崇已久,
而我在天边才刚获得宠爱与关注。
这些年来我努力尝试着去检验诗文的创作,
却比起长杨与子虚的作品,要富有得多。
梁诗正(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诗词,常参与文人雅集,作品多以抒情、咏志为主,风格典雅。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自己仕途与文学生涯的思考与反省之际。诗中表达了对个人成就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这首诗透过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间落差的敏感。开篇以“壮岁栖迟守敝庐”勾勒出诗人身处的困境,虽已步入壮年,却仍然在一间简陋的茅庐中栖息,暗示着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接着,通过“策名已是杖乡余”表达了自己虽有名望但却与乡土无缘的失落感。
“贞心合作凌云干”展示了诗人渴望向上攀登的坚定信念,但“健尾终为跋浪鱼”则引入了意象的对比,象征着尽管有志向,但最终仍在波涛中挣扎,无法自由翱翔。接下来,诗人提及吴地的文人风骚早已被认可,而自己却如同在天边才刚获得宠爱,反映出一种孤独的悲哀。
最后两句“年来试检赓飏制,富过长杨与子虚”,诗人通过对自身创作的反思,暗示作品的丰富性超越了古代的名篇,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与期望。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失落走向自信,具有深刻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对个人成就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思考。由此展现了清代士人的情感困境与对文艺的执着追求。
诗中“壮岁栖迟”指的是诗人的哪个时期?
诗中提到的“贞心”是指什么?
“跋浪鱼”象征了诗人什么样的状态?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