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2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2:36
《贺新郎(别竹西)》
作者: 吕渭老 〔宋代〕
斜日封残雪。记别时檀槽按舞,霓裳初彻。
唱煞阳关留不住,桃花面皮似热。
渐点点珍珠承睫。门外潮平风席正,
指佳期共约花同折。情未忍,带双结。
钗金未断肠先结。下扁舟更有暮山千叠。
别后武陵无好梦,春山子规更切。
但孤坐一帘明月。蚕共茧花同蒂,
甚人生要见,底多离别。
谁念我,泪如血。
这首词开头描绘了斜阳映照下的残雪景象。回忆起分别的时刻,檀槽上伴随着舞蹈,霓裳舞衣初现。唱到阳关时,已经无法留住那份情感,桃花似乎也因热情而绯红。渐渐地,眼泪如珍珠般滑落。门外潮水平静,微风轻拂,约定的良辰美景似乎遥不可及。情未忍,心中早已纠结。金钗未断,肠已先结。扁舟下行,暮山层叠如波浪起伏。别后在武陵再无好梦,春山的杜鹃更显得刺耳。此时只孤坐在明亮的月下,蚕与茧花同生共存,人生何必再见,离别如此之多,谁会想到我,泪如血般流淌。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字子真,号青山,北宋时期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婉约且多情,常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对爱情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深沉。
《贺新郎(别竹西)》是吕渭老在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依依不舍。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表现了离别的苦楚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贺新郎(别竹西)》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开篇通过“斜日封残雪”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作者回忆起分别时的情景,檀槽舞乐与霓裳舞衣的描绘,瞬间将读者带入那段美好的时光。随着“唱煞阳关留不住”的叹息,情感的张力开始显现,阳关的悲歌成为离别的代名词,桃花面皮的比喻更是将那种难以言表的热情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词中“渐点点珍珠承睫”的意象,形象地描绘出泪水如珍珠般滑落,增添了伤感的气氛。接着,门外潮平,风席正,似乎预示着外界的安宁与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未来的渴望与失落中,作者将“情未忍,带双结”之思展现无遗,金钗未断,肠先结,表达了对未竟之缘的深切遗憾。
全词在结尾处,以“谁念我,泪如血”收尾,不仅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离别的哀伤,令人唏嘘不已。
整首词围绕着离别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无奈,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深思。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痛苦。
诗中提到的“檀槽”是什么?
词中“桃花面皮似热”意指什么?
词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吕渭老的《贺新郎(别竹西)》与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均以离别为主题,前者更侧重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伤感,后者则表达了对春光逝去的无奈与遗憾。两者皆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传达情感,使得离别的苦涩更为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