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6:17
过华夫书屋
晏殊 〔宋代〕
西齐辉赫亘山隅,
嘉致清风世莫如。
乡党名流依绛帐,
烟萝幽境似仙居。
趋庭子弟皆攀桂,
弹铗宾朋总食鱼。
汗简传经亚邹鲁,
粉牌留咏尽严徐。
杯盘互进先生馔,
门巷应停长者车。
坟籍岂惟精四部,
弦歌常见习三馀。
玳簪珠履延豪士,
缥帙牙签刊赐书。
碧沼暮凉浮菡萏,
纱窗秋静漏蟾蜍。
间庭潇洒移泉石,
华表峥嵘冠里闾。
我恨羁游在芸阁,
不陪诸彦曳长裾。
在西山边缘,辉光灿烂,
清风徐来,世间无人可比。
乡里的名流聚集在红色帐幕下,
烟雾缭绕的幽静之地宛如仙居。
庭院的子弟个个攀附高枝,
弹琴的宾朋共享美味的鱼。
用汗水传承经书,犹如亚圣邹鲁,
用粉笔留诗,直至严子陵和徐孺子。
酒杯与盘子互相传递,享用先生的美食,
门巷应停,长者的马车。
书籍的典藏岂止精于四部,
琴声歌声常伴习于三余。
华贵的玳瑁簪子和珠履吸引豪杰,
精美的书籍用牙签刊印赠予。
碧绿的湖面在暮色中浮现荷花,
纱窗秋静,漏出蟾蜍的声音。
庭院中潇洒地移动泉石,
华表高耸,傲立于街巷之中。
我恨在此羁游,不能陪伴众多才俊,
一同飘逸长裾,恣意游玩。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和政治家。他是北宋时期的代表性词人之一,以其婉约、清丽的词风著称。晏殊的创作多集中于抒情、写景,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极高的成就。
《过华夫书屋》写于作者游历他处时,表现出对书屋的羡慕与对友人聚会的向往,身处羁绊而无法参与的惆怅情感,反映了作者对文化、学问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过华夫书屋》是一首表现诗人对友人聚会的羡慕与惆怅的诗。诗中所描绘的华夫书屋,仿佛是一个理想的文化殿堂,汇聚了乡党名流,体现了高雅的生活方式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诗的开头用“西齐辉赫亘山隅”描绘出书屋的辉煌与美丽,接着通过“乡党名流依绛帐”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暖而亲切的集会场景。
在这首诗中,晏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烟萝幽境似仙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诗中反复提及的“子弟”、“宾朋”等词,进一步强调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同时,诗人借用汗水、粉牌等象征,表现了对学问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全诗结构严谨,意象分明,情感真挚,诗人在羁游与陪伴之间的矛盾,使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沉。诗末一句的“我恨羁游在芸阁”,更是道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友谊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因羁绊而无法参与的无奈,反映了文人生活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中“西齐辉赫亘山隅”所描绘的意象是什么?
“我恨羁游在芸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乡党名流依绛帐”中的“绛帐”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