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6:19
王东卿惠墨戏副之以诗因次韵谢之
作者: 蔡戡 〔宋代〕
枯槎怪石出天然,
笔力挽回三百年。
但见毫端侔造化,
不知胸次蕴天渊。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的奇特景象:枯木和怪石自然而然地形成。诗人的笔力仿佛能够使三百年的历史瞬间复生。只看到笔尖上所展现出的艺术造诣,与大自然的造化相媲美,却不知诗人胸中蕴藏的深邃智慧如同大海深渊一般。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造化”一词常用于古代文学中,指自然界的创造力与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神秘源泉。
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独到见解。开篇通过“枯槎怪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奇特与独特的美感,显示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接下来,诗人以“笔力挽回三百年”来表达对自己艺术才能的自信,仿佛自己的创作能够穿越历史的长河,重新唤起往日的风景。最后两句则是对自身内涵的深刻反思,表明尽管外表的艺术表现令人赞叹,但真正的深邃思想与情感却隐藏在内心深处,蕴藏着更为丰富的内涵。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与艺术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智慧与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与外界的深刻思考。
答案:1-B,2-C,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