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1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19:33
献韶阳相国崔公
作者:许浑
一匮为功极九层,
康庄犹自剑棱棱。
舟回北渚经年泊,
门接东山尽日登。
万国已闻传玉玺,
百官犹望启金縢。
贤臣会致唐虞世,
独倚江楼笑范增。
这首诗表达了对崔公的赞美与期望。首先,诗人提到崔公的成就如同九层高楼,虽然已经取得了极高的功名,但他依然保持着锐利的气魄。然后描绘了崔公的居所,舟船在北渚上停泊,经年累月,东山门前则是尽情登高望远。接着提到,万国已经知道他手中所持的玉玺,百官们仍然期待他能开启通往贤明政事的金门。最后,诗人展望贤臣的聚集能够复兴唐虞之治,自己则独自倚靠在江楼上,笑谈范增的故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许浑,唐代诗人,生活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恬淡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才辈出的时期,诗人借崔公的形象抒发对贤明治国的向往。
这首诗以崔公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他政治成就的赞美与对未来理想政治的展望。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形象描写,构建了一个高远而又充满希望的政治理想。开篇的“匮为功极九层”,直接点出崔公的成就,既形象又生动。接着通过“康庄犹自剑棱棱”,表达了崔公不骄傲自满的精神,反映了他对政治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崔公的环境与期待,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政治舞台。万国已闻、百官犹望,表现了崔公在政治上获得的广泛认可,以及人们对他的期望。最后的“独倚江楼笑范增”,不仅呼应了诗人对贤臣的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宏大的背景,情感上则展现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对贤臣的称颂,具有很强的历史感与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对仗、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如“万国已闻”与“百官犹望”的对仗,以及“金縢”象征贤良的意象,展现出诗人的艺术特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崔公的形象,展现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对贤明治国的期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思考,情感基调积极向上,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了古代社会对理想政治与人物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匮”为何物?
“金縢”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范增”是以什么著称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许浑的《献韶阳相国崔公》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与成就的追求,但许浑更侧重于对贤臣的歌颂,而李白则强调了饮酒作乐的洒脱与自由。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