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9:17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 许浑〔唐代〕
朝宴华堂暮未休,
几人偏得谢公留。
风传鼓角霜侵戟,
云卷笙歌月上楼。
宾馆尽开徐稚榻,
客帆空恋李膺舟。
谩夸书剑无知己,
水远山长步步愁。
这首诗描绘了在崔公的宴会上,早上在华丽的堂前用餐,晚上却仍未散去,只有少数人才得以留住。风中传来鼓声和号角声,霜气侵袭着戟杆;云彩卷动,笙歌声在月光下的楼阁中回荡。宾馆的徐稚榻都已摆开,客人的船只空荡荡地怀恋着李膺的舟船。无意中夸耀自己书剑无知己的孤独,水远山长,步步都是愁绪。
许浑,字子安,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时期。其诗风以清新、婉约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与人事相结合,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许浑通过描绘宴会的热闹与自身的孤独,反映出对友情与知己的渴望,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是一首描绘友谊与孤独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宴会的热闹与外部环境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开篇的“朝宴华堂暮未休”,让人感受到宴会的喧闹与欢愉,但随之而来的“几人偏得谢公留”,却透出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虽然身处热闹的宴会,但内心却感到孤独,似乎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他。
中间的意象描绘尤为生动,“风传鼓角霜侵戟”,在描绘宴会热闹的同时,也暗示了外界的寒冷,赋予了诗歌一种清冷的气息。与此同时,“云卷笙歌月上楼”,则描绘了月光下的楼阁与笙歌声,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结尾部分,“谩夸书剑无知己”,“水远山长步步愁”,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水与山的遥远象征着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与孤独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知己的渴望,同时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
诗中的“朝宴华堂暮未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宴会的热闹
B. 内心的孤独
C. 时间的流逝
D. 友情的珍贵
“水远山长步步愁”中的“水远山长”象征着什么?
A. 旅行的疲惫
B. 友情的遥远
C. 生活的艰辛
D. 时间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