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黄葵》

时间: 2025-05-04 10:42:07

诗句

春晚独馀芳,风回带酒香。

美人偏爱看,因似御衣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2:07

原文展示

黄葵
作者:高启 〔明代〕

春晚独馀芳,风回带酒香。
美人偏爱看,因似御衣裳。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傍晚,我的黄葵花独自绽放着芳香,
微风吹来,带着酒香的气息。
那位美人特别喜欢欣赏这花,
因为它的颜色像她的衣裳。

注释

  • 春晚:春天的傍晚。
  • 独馀芳:独自散发芬芳。
  • 风回带酒香:微风吹来,带来了酒的香味。
  • 美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
  • 偏爱看:特别喜欢观看。
  • 因似御衣裳:因为花的颜色像她的衣服。

典故解析

“御衣裳”指的是古代皇帝所穿的衣服,通常用以象征美丽、高贵。通过将黄葵花与美人的衣服相比较,诗人表达了对花的赞美以及花与美人之间的美好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 1336-1374),字太初,号少游,明代初期的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以咏物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黄葵花开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这朵花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美的感悟。

诗歌鉴赏

《黄葵》虽短小,却意蕴深远。诗中通过描写黄葵花的芳香与美丽,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开头两句“春晚独馀芳,风回带酒香”,描绘出春天傍晚的宁静与温暖,令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魅力。微风中飘来的酒香,则增添了一种悠闲与惬意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宴会之中。

后两句“美人偏爱看,因似御衣裳”则将重点转向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传达出花与人的和谐。美人对黄葵的偏爱,似乎让人联想到她的高贵与优雅,同时也暗示了花的独特魅力。诗人巧妙地用花与美人的衣裳作比较,赋予了黄葵更深的象征意义,既代表了春天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小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折射出人们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热爱,展示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晚独馀芳:在春天的傍晚,黄葵花独自散发着芳香,展现了它的孤独与美丽。
  2. 风回带酒香:微风轻轻吹来,带来了酒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欢快的氛围。
  3. 美人偏爱看:美丽的女子特别喜欢欣赏这朵花,显示了她对美的敏感与热爱。
  4. 因似御衣裳:因为这花的颜色像她的衣服,巧妙地将黄葵与美人联系在一起,突显了花的高贵与优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葵花比作美人的衣裳,提升了花的价值和美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结构相似,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美的追求,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葵: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酒香:代表欢快与宁静的生活气息。
  • 美人:象征着人对美的向往与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晚”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哪个时间?

    • A. 夏天的早晨
    • B. 春天的傍晚
    • C. 秋天的中午
    • D. 冬天的夜晚
  2. “美人偏爱看”中的“美人”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位漂亮的女子
    • C. 一位皇帝
    • D. 一位诗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绘了宁静的夜晚与思乡之情。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通过草的生长与枯萎,表达了人生的无常。

诗词对比

  • 高启的《黄葵》与李白的《静夜思》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美的感悟,但前者更注重花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着重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高启及其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昆山州城西小寺晚憩 浣溪沙 太疏寄示重三之作,感其悽抑,走笔和之 浣溪沙十四部平韵 其四 浣溪沙 寄希曼 浣溪沙·癸巳春日有怀璞翁 浣溪沙 其一 花院奉觞 浣溪沙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劈头 鼎字旁的字 秋晏 韦字旁的字 四通五达 狼顾鸱踤 川字旁的字 朱口皓齿 丿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不格 国富兵强 雠党 宁体便人 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情深义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