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8:58
醉花阴 供梅
作者: 邓瑜 〔清代〕
为恐江城风信动。折取宜珍重。
瘦极更无诗,纸阁芦帘,位置癯仙供。
铜瓶雪水初含冻。清入罗浮梦。
点缀镜奁边,一种孤芳,还与君相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珍视和深切的情感。为了避免江城的风信被打扰,我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枝梅花,抚摸它时更显得珍贵。梅花的形态瘦弱,似乎没有什么诗意可言,只有在纸阁和芦帘之间,才显得与仙人相伴。铜瓶中初含的雪水,清澈而又寒冷,仿佛融入了我对罗浮山的梦境之中。那一抹孤独的花香,点缀在我的镜台边缘,仿佛与我共享这份孤芳的寂寞。
邓瑜,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著有诗词散文。其诗多以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清代,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借梅花表达了对孤独和清雅的向往。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坚贞不屈的象征,适合在春寒之际盛开。
《醉花阴 供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雅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与独特理解。开篇以“为恐江城风信动”引入,既表明了梅花的珍贵,又暗示了外界环境对其的影响。接着“瘦极更无诗”一句,表现了梅花的瘦弱与无奈,却又在“纸阁芦帘”的环境中,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在清冷的铜瓶中倾注了对梅花的思念,暗示了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全诗的结尾“点缀镜奁边,一种孤芳,还与君相共”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孤芳的意象不仅代表了梅花的独特,也象征了诗人与梅花之间的精神共鸣。这种共鸣在诗人眼中是难能可贵的,正如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独自承受着风霜,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令人心醉。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美丽的追求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反映了个体在困境中仍然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诗人提到“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描述环境
B. 表达对梅花的珍惜
C. 引入孤独的主题
“瘦极更无诗”这句中“瘦极”主要指:
A. 梅花的形态
B. 诗人的情感
C. 江城的风景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梅花的珍视和孤独的向往
C. 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