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4:25
原文展示:
被旨军前讲和得回 曹勋 〔宋代〕 仗节亲宣诏语还,敢期幼稚得重看。 铁衣冷挂龙鳞静,宝剑高藏玉彘寒。 兵甲从今挽河水,儿孙力与复儒冠。 清闲放意山林下,老援何能更据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手持符节,亲自传达了和谈的诏令归来,没想到还能再次见到年幼的孩子们。铁甲冰冷地挂着,龙鳞般的铠甲静止不动,宝剑高高收藏,玉制的剑鞘透着寒气。从今以后,兵器将像河水一样被收回,儿孙们将努力恢复儒生的冠冕。在山林中清闲地放纵心意,老去的我怎能再骑马征战。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和谈后的社会氛围和作者的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作者被派遣为使者,前往军前传达和谈诏令后归来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作为使者传达和谈诏令后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诗中“铁衣冷挂龙鳞静,宝剑高藏玉彘寒”一句,以冷峻的意象象征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而“兵甲从今挽河水,儿孙力与复儒冠”则展望了未来,希望兵器被收回,儿孙们能够恢复儒生的身份和地位,过上和平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通过描绘战争结束后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铁衣冷挂龙鳞静”中的“龙鳞”比喻什么? A. 铠甲上的鳞片 B. 龙的鳞片 C. 铁甲的冷峻 D. 宝剑的锋利
诗中“兵甲从今挽河水”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兵器将被收回 B. 河水将被兵器污染 C. 兵器将被河水冲走 D. 兵器将被河水淹没
诗中“老援何能更据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恐惧 B. 对和平的渴望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对老去的无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