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辉公精舍》

时间: 2025-07-29 16:18:32

诗句

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

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

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

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18:32

原文展示:

宿辉公精舍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禅房无外物,清话此宵同。
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
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
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白话文翻译:

禅房里没有多余的物品,今晚我们在这里轻声交谈。
树林的色彩在水雾中,山涧的声音伴随着明月。
霜冻后的山谷清澈透明,杉木炉火在空中燃烧。
裹着粗布衣物,寒气更深,我的心灵已经明了通往觉悟的道路。

注释:

  • 禅房:指僧人的住所,简单朴素。
  • 清话:清静的谈话,意味谈论的是心灵或哲理。
  • 林彩:树林的色彩。
  • 水烟:水汽,水雾。
  • 涧声:山涧流水的声音。
  • 橡霜:霜冻,指冬天的寒冷。
  • 诸壑霁:各个山谷都在霜后的晴朗中。
  • 杉火:杉木的炉火,象征温暖。
  • 拥褐:裹着粗布衣物,形容寒冷的天气。
  • 觉路通:心灵感悟的道路畅通无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晚唐著名诗人、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宿辉公精舍》创作于温庭筠隐居山林之际,反映了他在禅意中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与友人共处于禅房的情景,传达了深厚的哲理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禅房无外物”,表达了修行生活的简朴,外在物质的缺乏让人更能专注于内心的思考。接下来的“清话此宵同”,则显示了与友人共话的温馨与清净,体现出一种心灵的交融与和谐。

“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宁静自然的景象,树林、云雾、山涧的声音与明月交织在一起,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此时,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橡霜诸壑霁,杉火一炉空”则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清澈,霜后的山谷显得格外明亮,杉木的炉火在寒冷的环境中显得温暖而空灵。最后一句“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则是诗人的感悟,深刻地揭示了在寒冷与苦难中,心灵通过感知自然而获得了觉悟,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通达。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蕴含了对生命的思考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展现了温庭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禅房无外物”,强调修行的地方简单无华,体现出一种清净之境。
    • 第二句:“清话此宵同”,说明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彼此的心灵交流显得分外珍贵。
    • 第三句:“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描绘出自然环境的美妙,声景交融,令人心旷神怡。
    • 第四句:“橡霜诸壑霁”,冬霜过后,山谷的清新与宁静令人心境开阔。
    • 第五句:“杉火一炉空”,杉木的火焰在寒冷中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第六句:“拥褐寒更彻”,表达在寒冷中衣物的笨重感,体现出内心的孤独。
    • 第七句:“心知觉路通”,最终实现内心的觉悟,获得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 修辞手法:

    • 诗中多用对仗与排比,如“林彩水烟里,涧声山月中”,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橡霜”“杉火”分别用自然现象与物象的结合,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现了温庭筠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描绘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修行者对觉悟之路的追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禅房:象征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
    • 林彩水烟:代表自然的美与心灵的平静。
    • 涧声山月:体现自然的声音与光影的交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橡霜:象征冷寂与清新,暗示内心的觉悟。
    • 杉火:代表温暖与希望,即使在寒冷中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温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禅房无外物”指的是什么?

      • A. 外面的世界
      • B. 物品的繁多
      • C. 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
      • D. 诗人的内心
    2. “林彩水烟里”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 A. 雨天
      • B. 晴天
      • C. 雾霭
      • D. 雪天
    3. 诗的最后一句“心知觉路通”表达的是什么?

      • A. 对未来的迷茫
      • B. 对生命的觉悟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过往的追忆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描写了夜晚的宁静与思考。
    • 王维《鹿柴》:体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 诗词对比:

    • 温庭筠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温庭筠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心交流,而王维则更多描绘外在景象的和谐美。两者风格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厚底蕴与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词典》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二首 其二 祝英台近 一九二○年三月廿二日红海舟中 祝英台近二首 其二 祝英台近 金粟庵主人遇旧欢老伎慧珠,席上鼓琴,索题其秋弦话月图。 祝英台近 其一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深秋夜不眠,披衫而立,竟有小雪飘飘,有感而填词一阙。 祝英台近 约岧庵丈同作 祝英台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盔的词语有哪些 京圻 卤字旁的字 新翰 沐兰 陈开头的成语 包含蜉的词语有哪些 夜行被绣 闻过则喜 洞穿 三框儿的字 鼎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拈毫弄管 面字旁的字 衣冠蓝缕 金针见血 屏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