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8:24
杂曲歌辞·拜新月
作者:吉中孚妻 〔唐代〕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
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妆楼上,
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
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
望月更长生。
东家阿母亦拜月,
一拜一悲声断绝。
昔年拜月逞容仪,
如今拜月双泪垂。
回看众女拜新月,
却忆红闺年少时。
全诗翻译:
拜新月,拜着新月从堂前升起,
沉暗的月光深深笼罩着桂树,虚弓尚未拉开弦。
拜新月,拜着新月在妆楼上,
鸾镜尚未安放在台上,蛾眉已然相对。
拜新月,拜着新月无法抑制情感,
庭前的风露清新,月亮让人渐渐衰老,
望着月亮更想长生不老。
东家的阿母也在拜月,
一拜一声悲叹断绝了往日。
往年拜月逞丽容,
如今拜月泪水双垂。
回望众女拜新月,
却忆起红闺的年少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吉中孚妻,生活在唐代,诗风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女性的心声。她的作品多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变化,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是在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交织的背景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生活的感慨。
《拜新月》通过对新月的拜祭,展现了女性对生活的敏感和深刻的情感。诗中,月亮不仅是时间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作者通过“拜月”的动作,传递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状的无奈。诗中反复提到的“拜月”,不仅表现了人们对月亮的向往,也暗示了对青春和美丽的渴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拜月的情感也由自信的容颜转变为泪流满面的无奈,展现了女性在岁月面前的脆弱和无助。最后一句“却忆红闺年少时”,更是直接引发读者对青春的回忆,令人唏嘘感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起伏,展现了女性心灵的深邃与复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新月的拜祭,暗含对青春、美丽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女性对生命与爱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拜新月”中“新月”象征什么?
A. 旧时光
B. 新的希望
C. 伤感回忆
D. 生命结束
“庭前风露清”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城市
B. 寂静的庭院
C. 繁华的集市
D. 远山的风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吉中孚妻的《拜新月》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女性的自省,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的对月思乡情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