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6:51
过落木山人荒冢有感
作者: 晓青 〔清代〕
原文展示:
芒鞋湿寒翠,拄杖下层巅。
所至亦随意,相逢皆暮年。
冢存三尺土,松作万家烟。
道殣仍相望,踟蹰欲问天。
白话文翻译:
穿着草鞋,脚底湿冷,走在青翠的山巅。
我到达的地方随心所欲,所遇见的人都是暮年之人。
坟冢下仅存三尺土,松树烟雾缭绕如万家炊烟。
路途上还有尸骨相望,我徘徊犹豫,想要问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晓青,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与深邃的思考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态度,强调情感与哲理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游历过程中,面对荒冢与老年人群体的感慨,反映了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合了对人生、死亡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芒鞋湿寒翠”开篇,描绘出一幅清寒的山野图景,传达出一种孤独的行旅感。在诗中,诗人自由自在地漫游,然而所遇皆是暮年之人,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接着,通过“冢存三尺土,松作万家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逝去的怀念。坟冢与烟雾的对比,象征着生与死的交替,既有生的希望,也有死的沉重。最后一句“踟蹰欲问天”,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对未知的渴望。这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死亡的必然,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传达出一种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芒鞋”代表什么?
A. 高贵
B. 简朴
C. 奢华
答案: B
诗人为何对“暮年”的人感到特别?
A. 因为他们富有
B. 因为他们有智慧
C. 因为他们是生命的见证者
答案: C
“踟蹰欲问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茫与思考
C. 愤怒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晓青的《过落木山人荒冢有感》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晓青的作品更为沉重,关注生死,李白则是豪放不羁,强调享受当下的生命。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却同样触及了人生的本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