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时间: 2025-04-29 18:58:37

诗句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8:37

原文展示: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作者:王安石 〔宋代〕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
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白话文翻译:

这片百亩的庭院中,有一半是青苔。
门前的白色小路环绕着流水。
像我这样喜爱悠闲的人,能来这里的人有多少呢?
小院的回廊在春天显得格外寂静,
山桃和溪杏各种花树只栽了两三棵。
这些花为谁而凋落,又为谁而绽放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百亩:形容面积广大,指庭院的大小。
  • :青苔,生长在潮湿地方,常见于院落中。
  • 白道:指用白色石块铺成的小路。
  • 萦回:环绕、回旋。
  • 爱闲:喜欢闲适安逸的生活。
  • 寂寂:寂静、冷清。
  • 零落:花瓣飘落,凋谢。
  • :花朵开放。

典故解析:
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为谁零落为谁开”可引申为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常见于古人对春花秋月的感慨,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推行新政,提倡实用和理性,文学风格清新自然,擅长诗词。

创作背景: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写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他在仕途波折后的闲适生活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此时的他,已经历了许多风雨,内心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庭院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闲适与孤独的情感。开篇“百亩中庭半是苔”用青苔的常见形态,给人一种清幽、苍凉的感觉,显现出庭院的荒芜与宁静。接下来的“门前白道水萦回”则引入了流动的水,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爱闲能有几人来”,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似乎在感叹,能与自己共享这份宁静的人实在少之又少。接着“小院回廊春寂寂”,又将春天的气息与寂静的氛围结合,凸显了春天的美好却又是冷清的。

最后两句,山桃与溪杏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轮回,但“为谁零落为谁开”则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既是对花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哲学反思,暗示着自然与人心的相互联系。

整首词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反映出王安石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亩中庭半是苔:描绘了一个广阔的庭院,青苔生长,暗示庭院的荒凉。
  2. 门前白道水萦回:白色的小路与水流相结合,形成了自然的美景。
  3. 爱闲能有几人来:反问自己,表达了对来访者的渴望与孤独感。
  4. 小院回廊春寂寂:小院的回廊在春天显得极其寂静,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气氛。
  5. 山桃溪杏两三栽:描写庭院中仅有的几棵花树,增添了生机。
  6. 为谁零落为谁开:感叹花朵的绽放与凋落,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对意义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庭院与青苔的结合比喻生活的清幽。
  • 拟人:花开、落的行为被赋予情感,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慨。
  • 对仗:如“山桃溪杏”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宁静。
  • 白道:象征通往心灵的路,反映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 山桃、溪杏: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又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A. 荒凉的庭院
    B. 繁华的街道
    C. 热闹的市场
    D. 纷扰的城市

  2. 填空题:诗中“为谁零落为谁开”表达了对____的思考。

  3. 判断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喧嚣生活的厌倦。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A
  2. 生命意义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体现了对自然的思考与人生哲理。
  • 李清照《如梦令》: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风格相似。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浣溪沙》与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王安石更多地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宁静,而李白则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的气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王安石及其诗词的艺术价值与历史背景。

赏析

  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他的许多词作于这个时期,内容大多为描绘江南景色,表现闲适心情之作。这类词为数不少,有《清平乐》 、 《浣溪沙》 、 《生查子》和《千秋岁引·秋景》等。这类词多作于元丰年间,反映了王安石晚年的生活情趣。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怀 京都次马伯庸尚书 其二 京都次马伯庸尚书 荼蘼叹 九日放舟山塘 效诸将三首 其二 效诸将三首 其一 晓发泰安 有感二首 其一 移寓东亭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鸦开头的成语 目所未睹 氏字旁的字 耍子 一笑倾城 应天从人 赤字旁的字 中臆 大旱望云霓 亅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叫苦连天 将开头的成语 才气无双 洪乔捎书 力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