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8:49
太原
梦里乡关春复秋,
眼明今得见并州。
古来全晋非无策,
乱后清汾空自流。
南渡衣冠几人在?
西山薇蕨此生休。
十年弄笔文昌府,
争信中朝有楚囚。
在梦中故乡的春秋交替,
如今清醒地看见并州的景象。
古时候全晋并非没有良策,
然而乱世之后清汾河水依然空流。
南渡的衣冠人又有几人呢?
西山的薇蕨,今生就此停留。
十年在文昌府挥毫写字,
难道中朝还有楚国的囚徒?
作者介绍:元好问,字子华,号天锡,金朝著名诗人、词人,历任官职,对文学有深厚造诣。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作者在经历了政治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反思。
元好问的《太原》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历史感的诗作。开头两句以“梦里乡关春复秋”引入,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春秋的更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突显了作者心中那份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在诗的中段,作者通过“古来全晋非无策,乱后清汾空自流”表明历史的教训,尽管有过聪明的治理,但在乱世中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由此,引出对于南渡人们的思考,象征着知识分子的迁移与失落。
接着,诗中提到的“西山薇蕨此生休”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归宿感,象征着对自然的向往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最后,“十年弄笔文昌府,争信中朝有楚囚”则是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在文人聚集之地的十年中,感受到的却是被困于历史与现实的无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历史思考,展现了个人与社会、历史间的复杂关系,给人一种既忧伤又深思的情感回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测试:
《太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元好问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南渡衣冠几人在”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南方风景的描写
b. 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
c. 对衣服的描述
“十年弄笔文昌府”中的“弄笔”指的是什么?
a. 书法练习
b. 诗歌创作
c. 手工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元好问的《太原》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元好问更侧重于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