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5:09
漫山白白与红红,小树低丛看不供。总道楂花香气好,就中偏爱玉珑松。
整座山上满是白色和红色的花,小树丛生,几乎看不见它们的身影。大家都说山楂花的香气好,我却偏爱那玉珑松。
“楂花”在古代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和希望,而“玉珑松”则寓意高洁和坚毅。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不同植物的不同情感,显示了他对自然的独特品味。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宣,号山人,金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作多描绘山水、花鸟,且常融入个人情感。
本诗作于元好问游览天坛时,他在游览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因而产生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漫山白白与红红”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小树低丛看不供”则带出了一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在众多花卉中那一抹不显眼的小树的孤独感,也暗示了诗人对听觉和嗅觉的敏感。最后,诗人对“玉珑松”的偏爱,更是反映了他对美与独特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结合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个人审美的表达,形成了和谐而富有层次的艺术效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花有哪些颜色?
诗人偏爱哪种植物?
“小树低丛看不供”中,“看不供”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