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大热二首》

时间: 2025-05-01 20:32:51

诗句

四时成万物,寒暑迭钧陶。

壮阳当用事,大夏蒸炎歊。

造化本无情,怨咨徒尔劳。

身微天地阔,四顾无由逃。

九门阊阖开,万仞昆仑高。

积雪寒凛凛,清风吹寥寥。

嗟我虽欲往,而身无羽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32:51

原文展示:

四时成万物,寒暑迭钧陶。
壮阳当用事,大夏蒸炎歊。
造化本无情,怨咨徒尔劳。
身微天地阔,四顾无由逃。
九门阊阖开,万仞昆仑高。
积雪寒凛凛,清风吹寥寥。
嗟我虽欲往,而身无羽毛。

白话文翻译:

四季交替,万物生长,寒冷与炎热交替。
在盛夏时节,阳光炙烤着大地。
自然本无情,抱怨其实毫无意义。
我虽身处渺小,但天地广阔,四周无处可逃。
九门大开,昆仑山高耸入云。
积雪严寒刺骨,清风轻轻吹拂。
我虽然想去那遥远的地方,但我的身体没有翅膀。

注释:

  • 四时成万物:四季轮回,造就了万物的生长。
  • 寒暑迭钧陶:寒冷与炎热交替,像陶土在火中烧制一样。
  • 壮阳:指盛夏的阳光。
  • 怨咨徒尔劳:抱怨和忧虑都是无用的徒劳。
  • 九门阊阖开:九门是古代都城的门,阊阖意指大门。
  • 万仞昆仑高: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圣山,象征高远。
  • 寒凛凛:寒冷得让人颤栗。
  • 清风吹寥寥:微风轻拂,声音轻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在诗词、散文、史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尤其以《醉翁亭记》而闻名。欧阳修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结合个人体验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大热二首》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气候变化带来的夏季高温,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反映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与渺小,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大热二首》通过描绘四季变化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便以“四时成万物”开篇,展现了自然规律的伟大与不可抗拒。随着季节的轮转,诗人感受到盛夏的炙热和寒冬的凛冽,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无奈感。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直言“造化本无情,怨咨徒尔劳”,揭示了自然界的冷漠与人类的无力,反映了诗人在炎热季节的焦虑与烦恼。诗人感叹“身微天地阔”,表达了自己的渺小与对大自然的敬畏。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昆仑山的巍峨与寒风的轻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全诗最后一句“嗟我虽欲往,而身无羽毛”,则进一步将个人的渺小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夏日酷暑的感叹,更多的是对生命、自然与人际关系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时成万物:说明四季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的基础。
  2. 寒暑迭钧陶:强调气候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3. 壮阳当用事:指夏季阳光强烈,给人带来热浪。
  4. 造化本无情:自然法则无情,不会因为人的感情而改变。
  5. 怨咨徒尔劳:对自然的抱怨是无用的。
  6. 身微天地阔:自己渺小,天地广阔,突显孤独感。
  7. 四顾无由逃:无处可逃,感到无奈。
  8. 九门阊阖开:描绘开放的城市大门,象征机会与希望。
  9. 万仞昆仑高:昆仑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10. 积雪寒凛凛:描绘冬天的寒冷。
  11. 清风吹寥寥:清风拂面,带来一丝宁静。
  12. 嗟我虽欲往,而身无羽毛: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自身的局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季节变化比作陶土的烧制,生动形象。
  • 拟人:自然被赋予无情的特质。
  • 对仗:如“积雪寒凛凛,清风吹寥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感受,揭示了人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无奈与渺小,表现了对生命与存在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四时:象征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
  • 壮阳: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热情。
  • 昆仑: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寒雪:代表着生命的凋零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四时成万物”中的“四时”指的是? A. 四个季节
    B. 四个方向
    C. 四个元素
    D. 四个阶段

  2. “怨咨徒尔劳”中的“徒尔劳”是什么意思? A. 有所作为
    B. 徒然无用
    C. 费力不讨好
    D. 付出努力

  3. “身微天地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自信
    B. 渺小与无奈
    C. 强大与勇敢
    D. 快乐与满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欧阳修与杜甫在描绘自然景物时,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春天的生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而欧阳修在《大热二首》中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感受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欧阳修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九日登高 九日 九日 九日 九日同马君卿任宏器登高四首 其二 九日张缉轩先生招集狮子岭登高 九日题蔡国公主楼 九日席上次戴松崖先生韵 九日登高座寺 九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张目 大字旁的字 著之竹帛 见义勇为 儿女情多 微言大义 交织 包含老的成语 秦楼 为久 貝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聚敛 花残月缺 包含哦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