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6:59
木主来西土,檀车济孟津。只应千万世,瞻仰首阳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木主(指伯夷)从西方的土地上而来,乘坐着檀木车渡过孟津。想必在未来的千千万万年里,人们都会仰慕尊敬首阳山上的那位人。
伯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以高尚的品德和理想著称。他与其弟叔齐拒绝接受周朝的统治,选择隐居于首阳山,成为后世士人推崇的榜样。在历史上,伯夷的事迹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坚守道义、不愿妥协的人。该诗通过描绘伯夷的形象,传达出对其品德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
刘克庄,字光世,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其豪放之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擅长于律诗和词作。他的作品多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士人们对于理想和道德的追求愈发显得珍贵。刘克庄通过伯夷这一历史人物,表达对理想主义者的尊敬,反映了当时士人心中对忠诚、理想的渴望。
这首诗在简短的四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首句“木主来西土”,以“木”字直接指向伯夷的身份,既突出了他的身份特征,也给人以清新之感。接下来的“檀车济孟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伯夷的高贵与超脱,檀木象征着尊贵,而“济”字则给人以动作感,仿佛看到了伯夷乘车而来的情景。最后两句“只应千万世,瞻仰首阳人”,将诗的情感升华至最高点,表达了对伯夷的长久崇敬与怀念,体现了人们对于理想与道德的追求。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展示了刘克庄深邃的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伯夷这一历史人物的高度赞美与敬仰,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在动荡的时代,诗人借用伯夷的形象,传递了对道德与理想的渴望,提醒世人铭记那些坚守信念的人。
“木主”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檀车济孟津”中“济”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首阳人”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