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17
蔡溪岩
作者:刘克庄 〔宋代〕
爱瀑恋苔矶,难招出翠微。
死因岩作墓,生以石为扉。
已叹逃名是,犹嫌学佛非。
后来无此士,不但鹤书稀。
我爱那瀑布,恋恋不舍那苔藓覆盖的岩石,难以引出那青翠的山微。
死后以岩石为墓,活着时以石头为门。
我已经叹息逃避名声是对的,但仍然觉得学习佛道并不完全合适。
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不仅鹤书(隐士的书信)稀少。
诗中提到的“鹤书”是指隐士之间的往来信件,鹤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长寿和清高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学佛非”则提到了一种对佛教修行的反思和自我质疑。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以清新脱俗、语言流畅著称,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蔡溪岩》是一首表达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之作。诗中,刘克庄通过对瀑布和苔藓岩石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不仅仅是表面的景物描写,更是与内心的追求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逃避与反思,表现出一种对名声的淡薄与对内心修行的渴望。
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借助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隐逸的情怀,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独立思考和精神的追求。诗中“已叹逃名是,犹嫌学佛非”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思索,同时也显示出他对自我定位的迷茫和对未来的希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出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和对内心修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我存在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爱瀑恋苔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对名利的追求
B.对自然的热爱
C.对佛教的信仰
D.对人生的迷茫
填空题:诗中提到“死因岩作墓”,这体现了诗人的____生活态度。
判断题:诗中“犹嫌学佛非”反映了诗人对佛教的完全接受。(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