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4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43:52
《浣溪沙(登镇远楼)》
作者:吴儆 〔宋代〕
寒日孤城特地红。
瘦藤扶我上西风。
一川平远画图中。
江海一身真客燕,
云天万里看归鸿。
吴山应在白云东。
寒冷的阳光洒在孤独的城墙上,映出一片特别的红色。
瘦弱的藤蔓扶着我走向西风吹来的方向。
一川的平坦延伸在画卷之中。
江海间我身如游子,真是个漂泊的燕子,
在万里云天之中观看归来的大雁。
吴山应该在白云的东边。
“江海一身真客燕”中的“客燕”,是借用燕子的形象,寓意漂泊不定的生活。燕子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游子,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作者介绍:
吴儆,南宋时期的诗人,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情感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吴儆登楼时,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抒发心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浣溪沙(登镇远楼)》是一首表达孤独与思乡的诗。全诗通过描绘寒冷的阳光、孤独的城池、细弱的藤蔓等意象,传达出诗人面对自然时的内心感受。开篇的“寒日孤城特地红”,用色彩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孤寂的美感。而“瘦藤扶我上西风”,则是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藤蔓的瘦弱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脆弱,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奈。
接下来的“一川平远画图中”,更是将景色与画作相联系,暗示着诗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两句“江海一身真客燕,云天万里看归鸿”,诗人将自己比作游子,在广阔的天地间感受到漂泊的孤独,同时又渴望归乡的情感。这种情感在诗中是贯穿始终的,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于孤独、漂泊和思乡的深切感慨,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寒日孤城特地红”中的“孤城”指的是?
A. 热闹的城市
B. 孤独的城池
C. 繁华的街道
“瘦藤扶我上西风”中,瘦藤象征着什么?
A. 强壮与勇气
B. 脆弱与孤独
C. 生命与希望
诗中“归鸿”指的是什么?
A. 游子归来
B. 离开的孤雁
C. 大雁返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李白的《夜泊牛津》、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离愁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对比吴儆的《浣溪沙(登镇远楼)》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思乡情,但吴儆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白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古代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