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2:17
送和西蕃使
作者:杜审言
使出凤凰池,京师阳春晚。
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
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
种落逾青羌,关山度赤坂。
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
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使者出自凤凰池,京城的春天已渐渐晚了。
圣明的朝廷尚在制定边疆的政策,诏书上命令兵戈撤去。
在明光殿前,恭敬地拜手,心中却摇荡在上林苑中。
种植的青羌已在远方落下,翻越关山到达赤坂。
疆场上虽然无事,仍然可以悠然自得地歌唱与进餐。
难道仅仅是赐予和睦的和平,更应该封赏远方的安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审言(约 180-约 245),字子华,号青丘,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古体诗。其诗风清新、明快,常常反映社会与政治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盛世,正值对外交流的时期,诗中表现出对西蕃使者的礼遇与和平的渴望。反映了当时朝廷重视对外交往,推动和谐的愿望。
《送和西蕃使》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典雅的意象,展现了唐代的盛世气象与对外交流的重视。诗的开头以“使出凤凰池”引入,既描绘了使者出发的美丽景象,又隐喻了朝廷的繁荣。接下来,诗人提到“圣朝尚边策”,表明当时朝廷对边疆政策的重视,显示出对国防与外交的审慎态度。
“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两句,体现了使者对朝廷的敬仰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此将权力的庄严与个人的情感交织,产生出一种矛盾又和谐的情感。接着,诗中提到“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展现出和平时期的安宁与欢乐。
整首诗在节奏上流畅自然,词句间的对仗与音韵的和谐,使得诗意更加深邃。通过对西蕃使者的记述,诗人传达出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珍视,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渴望和平与安定,通过使者的旅程与朝廷的期望展现出对国家与民族未来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凰池”象征什么?
A. 吉祥与繁荣
B. 冷漠与孤独
C. 战争与纷争
“拜手明光殿”中的“明光殿”是指什么?
A. 一个花园
B. 皇宫的一部分
C. 使者的住所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希望与和平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送和西蕃使》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