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1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11:41
钱史君见赠元夕新什次韵答之
作者:李壁
元夕风光付湿薪,更堪门外雨如尘。
千枝宝炬知何处,一寸清愁苦傍人。
落纸惊蛇空妙墨,中庭独鹤漫閒身。
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
元宵节的美丽景色被湿润的柴火所掩盖,门外的雨水如同细尘飘落。千枝的火炬不知道何处点燃,心中一寸清愁却孤独地伴随在身边。落下的纸片惊动了空中的蛇,书写的墨迹也显得无比精妙;而庭院中独自飞翔的白鹤则显得悠闲自在。青色的藜草无法照亮蓬莱阁,云雾断绝了苍梧山的景致,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作者介绍:李壁(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宵节,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忧愁。尽管是欢庆的日子,但诗人身处的环境和内心的情感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钱史君见赠元夕新什次韵答之》是一首在元宵佳节写就的诗作,呈现出诗人对节日气氛的沉思与反思。诗中通过描绘元宵的景象与雨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欢庆时节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忧伤。
开篇的“元夕风光付湿薪”,以湿润的柴火隐喻节日的冷清,巧妙地引入了诗人的情感基调。接下来的“门外雨如尘”,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阴郁的氛围,仿佛连节日的热闹也被无情的雨水所淹没。
“千枝宝炬知何处”是一句极具意象的描述,火炬象征着希望与光明,但在诗人眼中,这份光明却显得无处可寻。诗人心中“一寸清愁”,正是对节日欢乐的无奈反思,愁苦伴随在身旁,显得格外孤独。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了一种更为哲理的思考。“落纸惊蛇空妙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书法的热爱,也暗喻着一种虚无的艺术追求。“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则进一步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惆怅。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悟,及对孤独和愁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元夕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春节
C. 正月十五元宵节
D. 端午节
诗中的“湿薪”象征着什么?
A. 节日的欢庆
B. 节日气氛的冷清
C. 美好的回忆
D. 诗人的理想
诗人通过“青藜不照蓬莱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渴望
B. 对节日的喜悦
C. 对人生的满足
D.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