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2:26
关山月
徐九皋
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
遥心万馀里,直望三边月。
霜静影逾悬,露晞光渐没。
思君不可见,空叹将焉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风景:玉石的关塞直抵长城,金色的徽章映照着高耸的宫阙。诗人心中思念的情感远隔万里,他直视着三方的明月。夜霜静静地悬挂着影子,露水渐渐消退,光辉也随之隐没。思念的君子却无法见面,只能空叹,心中无奈。
作者介绍:徐九皋,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关其生活和创作的资料不多。其诗歌风格多以边塞诗见长,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的边疆,诗人身处戎马之地,心中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由于战乱和离别,诗歌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忧国之情。
《关山月》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和边塞风光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思念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玉塞”和“长城”的对比,诗人不仅描绘了边塞的雄伟和壮丽,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安定的期望。
“遥心万馀里,直望三边月”一句,诗人以月亮作为情感的寄托,展现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明月的圆缺象征着思念的无常与希望的渺茫,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辽阔的情感氛围。最后的“思君不可见,空叹将焉歇”,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意境深远,描绘出边塞的冷清与思念的热烈,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徐九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细腻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孤独,表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遥心万馀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思念
C. 愤怒
“霜静影逾悬”中的“霜”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快乐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些方面?
A. 友情与快乐
B. 思念与孤独
C. 战争与胜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