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8:41
原文展示:
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无如事死难。丧祭两端无愧悔,民风行作舜时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三千三百的礼仪都是天定的秩序,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处理丧事。在丧葬和祭祀的过程中没有愧疚和悔恨,这样的民风可以与舜的时代相媲美。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涉及社会风俗和道德伦理,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古代礼仪的看法,特别是对丧葬和祭祀的重视。作者认为这些礼仪是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应当被认真对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礼仪的描述,强调了丧葬和祭祀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这些礼仪不仅是天定的秩序,而且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标准。诗中的“三千三百皆天秩”一句,概括了所有礼仪的神圣性和必要性,而“第一无如事死难”则突出了丧事的特殊地位。最后两句“丧祭两端无愧悔,民风行作舜时看”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希望通过遵守礼仪来达到舜时代的淳朴民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礼仪的重要性,特别是丧葬和祭祀的礼仪。作者认为这些礼仪是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应当被认真对待。通过遵守礼仪,可以达到理想的社会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三千三百”指的是什么? A. 天定的秩序 B. 古代礼仪的总数 C. 丧葬和祭祀的仪式 D. 舜时代的民风
作者认为最难的礼仪是什么? A. 婚礼 B. 丧事 C. 祭祀 D. 宴会
诗中的“舜时”象征什么? A. 理想的社会状态 B. 古代的礼仪 C. 天定的秩序 D. 丧葬和祭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