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3:43
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二
落花寒食送郎时,
涩舌莺雏语较迟。
长歌短曲郎都解,
只学郎声唱竹枝。
在寒食节送别爱人,正是落花飘散的时节;
小莺的鸣叫也因为害羞而显得迟钝。
无论是长歌还是短曲,爱人都能懂得;
我只学着爱人的声音来唱这竹枝曲。
寒食节源于纪念介之推,其间有禁火的习俗,反映了古人对先人的缅怀。这里,诗人用寒食节的意象来映衬离别的情感。
作者介绍:张乔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婉转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人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送别时,也许是因为作者的朋友即将返回吴地,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
这首《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二》以其清新自然的语汇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细腻情感。开篇以“落花寒食送郎时”引入,落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愁苦,寒食节的节日氛围更是增强了这一情感的沉重。接着,诗人以“涩舌莺雏语较迟”描绘了小莺初学鸣唱的情形,暗示着自己在离别面前的羞涩与不安。
随后,诗人转而以“长歌短曲郎都解”表达出对爱人的深情与理解,无论是长短的曲调,爱人都能领会其间的情感,这一部分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默契与情感共鸣。而最后一句“只学郎声唱竹枝”,则是诗人以唱竹枝曲的方式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希望通过音乐来传达情感的愿望。
整首诗体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美好情感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那一份深切的情感纽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离别时刻的伤感与珍惜,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端午节
B. 寒食节
C. 中秋节
诗中“小莺的鸣叫”象征了什么?
A. 高兴
B. 羞涩与不安
C. 忧伤
“长歌短曲郎都解”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
A. 爱人的理解
B. 自己的情感
C. 音乐的美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