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1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10:59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诗表达了晨曦初现的美好景象,尽管有人说你行得早,但不要太在意。走遍青山,我依然精神焕发,这边的风景特别美丽。会昌城外的高峰,直通东海。战士们指着南方的粤地,那里更加绿意盎然。
“踏遍青山”常用于形容人们的奋斗经历,指经历多次考验,依然保持活力与斗志。诗中提到的“南粤”,暗示着中国南方的富饶与生机,也象征着革命与建设的希望。
毛泽东(1893年-1976年),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词风格。他的诗词作品常常饱含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清平乐·会昌》创作于1958年,正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革命战士的鼓舞,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革命乐观主义。
《清平乐·会昌》是一首充满朝气和希望的词作。它以清晨的曙光为切入点,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诗的开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传达出一种自信与从容,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外界的评价和时间的流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坚定与信念。接下来的“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则强调了经历的宝贵与生命的无限可能,表现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
进一步,诗中“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会昌的地理优势和壮丽风光,象征着革命的广阔前景。而“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则将视角转向南方,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暗示着中国南方的繁荣与生气。整首词不仅是一幅自然风光的画卷,更是一种精神的召唤,激励着人们继续前行。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革命精神,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诗中“东方欲晓”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南粤”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