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2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21:02
飞云岩
作者: 顾鉴 〔清代〕
西南山多奇,飞云更奇绝。
高骞势欲奔,拔地恣幻谲。
初疑卷怒涛,陡若翻积雪。
盘旋入青冥,委宛赴泬。
山与云气浮,云出山之穴。
一气相吐吞,谁能事分别。
幢幢华盖悬,闪闪风轮挈。
坤灵发秘奥,雕锼元气泄。
俄闻响春雷,骇若飞列缺。
不知何处泉,翻空飞玉屑。
高踪缅前贤,披榛寻断碣。
按籍不可求,别获圣果偈。
儒墨岂同科,达者自综撷。
读如钳在口,虫鱼多漫灭。
钝根落尘缘,解费生公说。
坐久阴风生,凛冽竖毛发。
萧萧众壑鸣,万象纷轩颉。
陡抱杞人忧,难为灵境悦,
樵青不解事,瞪目复挢舌。
何年嘘气成,终古此盘结。
这首诗描绘了西南的奇山飞云岩的壮丽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和对人类渺小的反思。诗中提到飞云岩的高耸和云气的变化,仿佛置身于卷动的涛浪和突然翻滚的积雪中,山与云相互交融,难以分辨。华盖般的云层悬在空中,闪烁的风轮似乎在推动着这些自然奇观。突然传来的春雷声令人惊恐,仿佛天空要破裂一般。作者在追寻古贤的足迹,试图理解自然的奥秘,但又感到无从下手。诗中提到的“儒墨岂同科”表明了对传统学问的反思,最后则感受到自然之大、人生之渺小的无奈。
顾鉴,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奔放洒脱,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飞云岩》创作于作者游历西南山水之际,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壮丽山川的敬仰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飞云岩》是一首充满想象力与哲理的诗,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飞云岩的雄伟与神秘。诗的开头“西南山多奇,飞云更奇绝”,直接引入主题,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幻的自然世界。接着,作者以“高骞势欲奔,拔地恣幻谲”描绘了飞云岩的高耸入云,表达出一种生动的动态美感。
诗中细腻的意象,如“初疑卷怒涛,陡若翻积雪”,将自然的变化与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感受到那股怒涛翻滚、雪花飞舞的气势。这种意象的运用,不仅展示了自然的伟力,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山与云气浮,云出山之穴”一句则将山与云的关系表现得十分微妙,似乎在暗示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更是通过“俄闻响春雷,骇若飞列缺”传达了一种自然的震撼,展现了天地的雄伟与神秘。
在整首诗中,顾鉴不仅仅是在描绘景色,更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他在追寻古贤的踪迹时,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自身渺小与无能的感慨。最后的“何年嘘气成,终古此盘结”,更是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和对自然伟力的敬畏。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对于古贤智慧的向往与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这首诗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俄闻响春雷”中的“春雷”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樵青”指的是什么?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飞云岩》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