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时间: 2025-05-08 23:22:30

诗句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落红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2:30

原文展示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佚名 〔宋代〕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落红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独自倚靠在窗前的人的情景,眼前是无尽的江水和黄昏的天空。她的眼中满是泪水,心中思念着远方的家—在吴地和楚地的交界处。几瓣落花纷乱地飘零,惊起了在沙滩上觅食的鹿和鸥。此时,正当她想要写下几句诗时,却被苍茫的烟雾吞没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帘卷:帘子被卷起。
  • 曲阑:弯曲的栏杆。
  • 泪眼:眼中含泪。
  • 吴头楚尾:指的是吴地与楚地,表示家乡的遥远。
  • 落红:指凋零的花瓣。
  • 扑鹿沙鸥:扑起的鹿和沙滩上的鸥鸟,描绘自然景象。
  • 苍烟丛里:指远处的烟雾,模糊了视线。

典故解析

  • 吴头楚尾:吴和楚是中国古代的两个地域,常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 落红:常用来表现惆怅与离愁,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常见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这首词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蓬勃发展。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宋代的繁荣与动荡,许多文人因战乱或个人原因而漂泊在外,思乡之情愈发浓厚。


诗歌鉴赏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是一首抒情词,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孤独者的内心世界。词的开头“帘卷曲阑独倚”,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氛围,帘子的卷起似乎预示着一种心情的敞开和向外的渴望。接下来的“江展暮天无际”,描绘了一幅宽广的自然景象,但这份广阔却无形中加重了孤独感。

“泪眼不曾晴”一句,传达出深刻的思乡之情,眼中的泪水与思念的无奈交织,令人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波动。“家在吴头楚尾”,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遥远的家乡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不舍。

“数点落红乱委”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沉重,落花不仅是季节的象征,也是逝去的时光与人事的隐喻。“扑鹿沙鸥惊起”描绘了一种动感,似乎是在反映内心的不安与焦虑。最后一句“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则表现出创作的难以实现与情感的淹没,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在此得到了升华。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与情感的表达上都极具层次感,展现了词人对孤独、思乡及创作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帘卷曲阑独倚:词人独自倚靠在窗前,心情沉重。
  • 江展暮天无际:江水延展至无边的黄昏,渲染出孤独的氛围。
  • 泪眼不曾晴:眼中泪水未曾干涸,表现出思念的深切。
  • 家在吴头楚尾:远方的家乡在吴与楚的交界,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 数点落红乱委:几瓣花瓣随风飘落,象征着无尽的惆怅。
  • 扑鹿沙鸥惊起:自然景象中,鹿和鸥因惊扰而起,增加了动感。
  •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想写下的诗句却被苍烟吞没,表达创作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花比作思念的泪水,深化情感。
  • 拟人:沙鸥“惊起”,生动刻画自然的动感。
  • 对仗:如“吴头楚尾”,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独与思乡之情展开,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创作中面临的无奈与挣扎。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流露,让读者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隔绝与独立。
  • :代表流动与时间的延续。
  • 落红:暗示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逝去。
  • 苍烟:象征模糊与不可捉摸的情感。

这些意象在词中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时代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泪眼不曾晴”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乡之情
    • C. 对未来的希望
  2. “家在吴头楚尾”中的“吴头楚尾”指的是什么?

    • A. 两个地名
    • B. 两个国家
    • C. 两个历史人物
  3. 诗人在写作时遇到什么问题?

    • A. 没有灵感
    • B. 被苍烟所遮挡
    • C. 没有时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思乡情怀与孤独感。
  • 苏轼《水调歌头》:在孤独思乡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李白《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乡的情感,但李白的直接与清晰,词则更为细腻与情感丰富。

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独特表达方式,以及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寒食 芳草 登海螺岩 秋夜有怀 题瀑布诗三首 其三 题瀑布诗三首 其二 题瀑布诗三首 其一 效白体寄儿子大抱一百韵代家信 平山堂雅集用昌黎会合联句韵 寄酬顾大嗣宗见怀之作兼简陶柱中缪昭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珠翠之珍 移花换柳 谂知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养羞 解黏去缚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黄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转报 言扬行举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釒字旁的字 颂德歌功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踏踏实实 文布 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