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5:05
发端州初入西江
作者:宋之问 〔唐代〕
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
翠微悬宿雨,丹壑饮晴霓。
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
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
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
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
路遥魂欲断,身辱理能齐。
畴日三山意,于兹万绪暌。
金陵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问我将要去哪里,清晨我顺着越溪而上。
翠绿的山峦上挂着昨夜的细雨,红色的山谷里映出晴天的彩虹。
树影遮掩着浓密的云层,藤蔓的阴影笼罩着水面。
潮水回流,我的船驶出港口,四周的洲岛让我迷失了方向。
人们的心意总是惦念北方,我的江行向西而去。
脸上露出微笑,看见喜鹊欢叫,擦干眼泪,听见猿猴的啼鸣。
与亲人初次分离,朋友们忽然解散。
路途遥远,灵魂似乎要断裂,虽然身处困境,理智却依然能保持一致。
往日对三山的思念,如今万千思绪交织。
金陵有仙人的馆舍,现在就寻求那通向仙境的阶梯。
作者介绍:宋之问是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白,号青霞山人,出生于公元649年,逝世于公元714年。他以五言绝句和古体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初入西江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惘。正值唐代盛世,诗人游历中感受到国家的繁荣、人事的变迁,但个人的情感依然深沉。
《发端州初入西江》通过清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乡土的深刻思念。开篇以“问我将何去”引入,直指主题——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故乡的向往。诗中描绘了山水的美丽,清晨的雨露与彩虹交相辉映,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但这美丽的景象却无法掩盖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描绘了更多的细节,如“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繁茂,亦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潮水的回流与岛屿的转变,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明显。
最后,诗人感叹道“路遥魂欲断”,表达了对亲朋的思念及分离的痛苦。他通过对往日的回忆,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勾勒出一幅既美丽又悲伤的画面,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折射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问自己将何去,清晨溯向哪个溪流?
诗中提到的“翠微”指的是:
诗的最后提到的“金陵”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发端州初入西江》这首诗,提供多角度的解析与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