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7:34
《早发韶州》 宋之问〔唐代〕
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
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日夜清明少,春冬雾雨饶。
身经大火热,颜入瘴江消。
触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摇。
露浓看菌湿,风飓觉船飘。
直御魑将魅,宁论鸱与鸮。
虞翻思报国,许靖愿归朝。
绿树秦京道,青云洛水桥。
故园长在目,魂去不须招。
行走在炎热的边境,回头望去故乡的路遥远无比。
珠厓郡在天边,铜柱标志着南方的海岸。
日夜清明的时日少,春冬的雾雨却多。
身经历经炽热的火焰,面容在瘴气的江水中消逝。
触及影子令人愤怒,遇到人时草丛摇曳。
露水浓厚看真菌湿润,狂风飓浪让船只漂浮。
直面魑魅魍魉,何必再论鸱鸮的威胁。
我心中思念报效国家,许靖愿意归朝。
绿树成荫的秦京大道,青云飘渺的洛水桥。
故乡的景象始终在眼前,灵魂去后也不必召唤。
宋之问(649年-713年),字子文,号法明,唐代诗人,尤以五言绝句著称。其诗风清新俊逸,常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关注。
《早发韶州》创作于诗人游历至韶州(今韶关一带)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对归家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早发韶州》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炎徼行应尽”开头,体现出诗人旅途的艰辛与疲惫,随即用“回瞻乡路遥”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景象,如“珠厓天外郡”和“铜柱海南标”,不仅描绘了地理位置的遥远,更突显了诗人心中的孤独感与渴望归乡的迫切。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恶劣环境的描绘,如“身经大火热,颜入瘴江消”,表现出他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与无奈。同时,提到“虞翻思报国,许靖愿归朝”,则流露出他对国家和理想的追求,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为立体和丰富。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反映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与思念,展示了唐代诗人的豪情与风采。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旅途的艰辛,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与理想追求。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家国前途的忧虑。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自然景象
B. 个人经历
C. 对国家的责任
“身经大火热”中“身经”意为:
A. 身体经历
B. 身体健康
C. 身体轻松
诗中提到的“虞翻”代表了什么?
A. 报国之志
B. 个人理想
C. 归乡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