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2:33
乍鱼霞晕里,一掐新黄,奁隙晚妆点。
薄妒瑶台影,眉峰蹙,人天寂寞心眼。
春宵未展。两纤纤,桂叶描懒。
认微步,碧海归来夜,怯罗袜尘浅。
留伴筝和琴散。共玉清寂照,银渚低案。
绰约霜娥袂,掺离绪,春江愁夜潮满。
钩帘慢卷。只暗尘火树斜见。
尽独处常娥,山河影,再生愿。
在刚刚升起的鱼肚白的晨曦中,轻轻采摘了新黄的花瓣,妆点着晚妆的缝隙。
那轻轻妒忌瑶台影子的女子,眉头微皱,心中却是人世间的孤寂。
春宵尚未开始,纤细的双手像桂叶般懒散。
慢慢识别那细微的足迹,夜晚的碧海归来,仿佛害怕那罗袜染上尘土。
伴随着筝声和琴声的飘散,共享着那玉清的寂静,银色的水波在案台低低荡漾。
那轻盈的霜娥衣袂,搀着离愁,春江愁绪如潮水般漫涌。
轻轻钩起帘幕,只有暗淡的尘世和火树斜斜可见。
尽管独处的常娥,山河的影子下,心中仍然怀有再生的愿望。
沈曾植(1842-1922),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篆刻家,字佩弦,号秋水,晚号梅溪。其作品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为题材。
《眉妩 初月》创作于沈曾植的诗歌创作高峰期,反映出他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对孤独情感的深入探讨。诗中融合了清代文人的抒情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体现了他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独特理解。
《眉妩 初月》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优美意象的诗作。诗的开头以“乍鱼霞晕里,一掐新黄”引入,描绘了清晨的微光和女子的妆容,展现了清新而又娇美的画面。这里的“乍鱼霞”充满了诗意,为整个诗作奠定了一个柔美而又清新的基调。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女子的内心世界,“薄妒瑶台影,眉峰蹙,人天寂寞心眼”,展现了她的孤独与细腻的情感。这里的“薄妒”与“寂寞”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复杂。这种情感的矛盾与冲突,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随着诗的推进,作者通过“春宵未展”、“两纤纤”、“桂叶描懒”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春夜的宁静画面,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女子的柔美与孤独在月色中交织。诗中提到的“钩帘慢卷”,更是将这份孤独与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暗示着一种无奈与期盼。
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女子的情感完美融合,展示了沈曾植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女性美的细腻洞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与情感的升华,诗歌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悠远的意境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对孤独情感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独特理解。
这些意象在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中“薄妒瑶台影”中的“薄妒”指的是什么情感?
诗中“钩帘慢卷”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沈曾植与李白的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眉妩 初月》这首诗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