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肇庆胡守二首》

时间: 2025-04-26 03:44:38

诗句

湖学源流盛,乡评闻望推。

班才列留邸,材岂止分麾。

正拟梅边喜,俄成薤上悲。

人言公不死,兰砌典刑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8

原文展示:

挽肇庆胡守二首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湖学源流盛,乡评闻望推。
班才列留邸,材岂止分麾。
正拟梅边喜,俄成薤上悲。
人言公不死,兰砌典刑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胡守的哀悼和对其才华的赞美。诗中提到湖边的学问声势浩大,乡里的评价也很高。胡守的才华使他被留在了官邸,然而他的才能并不仅仅是用来掌控权柄。原本打算在梅花树下欢庆,如今却转为在薤草上悲伤。有人说公不死,兰花台上典礼依旧在延续。


注释:

字词注释:

  • 湖学:指湖边的学问,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学术氛围。
  • 班才:指被人称道的人才。
  • 留邸:指被留在官邸,即受到重用。
  • 分麾:指分配权力或指挥。
  • 梅边:指梅花旁,象征欢乐的场所。
  • 薤上:指薤草上,象征悲伤的场所。
  • 兰砌:指兰花台,古代用以举行典礼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梅花:象征高洁和欢乐。
  • 薤草:常与哀伤、离别相关联。
  • 兰砌:常用以形容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代表着文人的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文,号云溪,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以诗文见长,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志为主,常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曾伯对胡守的追悼之际,胡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他的去世让作者感到极大的惋惜和悲痛。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李曾伯深厚的情感和对胡守的才华的高度评价。诗的开头用“湖学源流盛”来描绘胡守在学术上的成就,接着通过“乡评闻望推”说明他在乡里也受到高度的认可,显示出胡守不仅在官场上受到重视,也在民间享有声誉。而“班才列留邸,材岂止分麾”则进一步强调了胡守的才华不仅限于权力的掌控,更在于其学识和品德的高尚。

接下来的“正拟梅边喜,俄成薤上悲”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从欢庆到悲伤的情感转变,令人感到痛心疾首。最后一句“人言公不死,兰砌典刑垂”则是对胡守永恒精神的赞美,尽管他已离世,但他的精神和影响仍在,令人怀念。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使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对比手法,展现了李曾伯对胡守的深切怀念与敬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学源流盛”:描绘胡守的学问在湖边盛行,暗示其学术成就。
  2. “乡评闻望推”:家乡的人们对他的声望与评价很高,反映出他的德行与才能。
  3. “班才列留邸”:有才能的人被留在官邸,说明他被重用。
  4. “材岂止分麾”:他的才华绝不仅仅是用于指挥权力。
  5. “正拟梅边喜”:原本打算在梅花下欢庆,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6. “俄成薤上悲”:转瞬之间却变成了在薤草上悲伤,表现突如其来的悲痛。
  7. “人言公不死”:有人说公(胡守)并未真正死去,意指其影响力依旧。
  8. “兰砌典刑垂”:兰花台上的典礼仍在延续,象征着对其精神的追念。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梅边喜”与“薤上悲”的对比,强调情感的转变。
  • 象征:梅花象征喜悦,薤草象征悲伤,兰砌则象征高洁的追念。
  • 夸张:通过“人言公不死”表现胡守的精神永存,虽已离世但仍被铭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胡守的追悼,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才能够超越生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学:象征深厚的学术涵养。
  • 梅花:象征喜悦和纯洁,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 薤草:象征哀伤和离别,表现对胡守的悼念。
  • 兰砌:象征高雅,寄托对胡守精神的追思。

这些意象共同塑造了诗中深情悼念的氛围,体现了李曾伯对胡守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湖学源流盛”指的是什么? A. 湖边的水流
    B. 学术氛围的繁荣
    C. 湖水的清澈

  2. “正拟梅边喜”中梅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悲伤
    B. 喜悦
    C. 离别

  3. 诗中的“人言公不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胡守的惋惜
    B. 对胡守的赞美
    C. 对生命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挽肇庆胡守二首》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怀念,后者则兼顾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情感。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题材不同,但均在不同层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曾伯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述怀二首 其一 移家 述怀二首 述怀二首 河传 薄倖 韩景图话女郎絮絮题壁事,为填此词 江城子 三台令 水龙吟 题亦斋丈《环影祠》乐府 醉花阴 秋海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以退为进 隶字旁的字 暴风疾雨 缟纻之交 好生恶杀 枭桀 包含联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电流星散 笺注 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勤紧 边储 高人一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