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00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
作者:李曾伯 〔宋代〕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
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
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
诏纶方夜下,天曷丧斯文。
全诗翻译:
在凤舞鹤翔的林邑中,翩翩而来的鸳鸯和白鹭成群结队。
你曾经的谋划言辞,帝王都愿意倾听,你的文采笔力,堪比皇帝的陵墓。
你在高位上曾经战斗,心中却寄托于那遥远的山云。
现在诏书刚从夜幕降临,天哪,为何失去了这样的文人风范?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以文采和才华著称,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志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曾伯对吴鹤林的悼念之际,吴鹤林是一位有才华的官员,因其辞世而作,表达对其的哀悼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吴鹤林的深切怀念。诗中的“凤翥鹤林邑”不仅描绘出一个美丽的环境,也象征着吴鹤林的高尚品格。接下来的“来仪鸳鹭群”则描绘了他生前的风采与声望,仿佛在向众人展示其卓越的才华。李曾伯进一步通过“陈谟倾帝听”表达了吴鹤林在朝中被尊重的地位,而“摛翰媲皇坟”则是将其文才与历代帝王相提并论,显示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表达一种失落感。“位且践台斗”说明了吴鹤林曾有的权势与风光,而“心惟寄岫云”则透露出他内心的隐逸与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一句“诏纶方夜下,天曷丧斯文”则表达了对当权者失去文人风范的惋惜,暗含对时政的批判,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与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吴鹤林的怀念,表达了对高洁品德与文人风范的推崇,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治环境的不满与忧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李曾伯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诏纶”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皇帝的诏书
C. 诗歌
D. 文章
诗中“凤翥鹤林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风光
B. 高洁品质
C. 个人情感
D. 政治斗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